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钟娘娘家的日常生活第99节(1 / 2)





  但上辈子的事她却是不能说出来,若是甚么都不做,钟萃又生怕这辈子会重蹈覆辙。钟萃只得婉转的提议:“陛下说的臣妾明白,只是臣妾实在担忧,这些药材臣妾已经问过太医院了,便是平日里做补汤喝也是可以的,对身体并无妨碍,反倒对身体有益,不如臣妾隔三差五做一回糕点,便是滋补身子也是极好的。”

  钟萃抬着小脸,模样楚楚动人,闻衍有心拒绝,但到底没说出来,隔三差五确实不打眼,左右就当安她的心了,那些糕点他不动便是了。

  闻衍伸了伸手,身后杨培立时把名单奉上,闻衍递到钟萃面前:“你看看。”

  钟萃接了过来打开,里边写着好些名字,还附上了年岁、世家,都是世家百官家中的嫡子们,年岁最大的还不到十岁。

  钟萃有些不解,看着闻衍:“陛下?”

  闻衍努了努嘴:“这是两位太傅给皇儿挑选出来的伴读人选,皇儿三岁便可启蒙,做皇子伴读,在年纪上得比他大上一些,如此也好引导他进学,你是他母妃,自是能帮着挑选一二,待挑中,再考察一两年,等明霭正式启蒙,便可召入宫中了。”

  顿了顿,他又加了句:“当然,若是你心中有属意的人选,想让明霭有带着血脉亲缘的伴读,也可挑上一位出来。”

  宫中给皇子安排的伴读,都是会挑上一位皇子母族家中的子弟入宫陪伴,闻衍本是无意让江陵侯府的子弟入宫,但顾虑着德妃,到底放了手,由得她做主。

  钟萃目光在那名单上看过,两位太傅挑的人选从文武百官到宗亲家中,选出来的都是家中嫡子,钟萃便是只看这名单,也知道这些嫡子在家中应是备受宠爱的,如今却叫两位太傅放到了一起,只为给皇长子做伴读人选。

  钟萃有自知之明,她如今虽位及四妃,但她出身不显,母族又无势,靠的只是天子宠爱,帝王恩宠太过虚无,随时都能倾倒,皇子伴读便是与皇子站一头,朝堂上那些文武百官素来精明,尤其是诸位世家重臣,哪里会愿意让家中备受宠爱的嫡子入宫给皇长子做伴读的。

  钟萃也不愿意勉强了人的:“陛下,这些是不是太重了些?”

  闻衍不以为然:“朕的皇长子乃是皇子,金尊玉贵,自然是值得最好的,只是挑选百官家中的嫡子们做伴读的,能到皇长子身边,他们应该感恩戴德的。”

  钟萃对前朝了解不深,到底不敢妄下断言,只得推脱请陛下做主,至于江陵侯府的人选,钟萃却提都没提一句,她这般,闻衍心中便有数了,陪着他们母子用过晚食,便带着杨培回了前殿。

  天子心中自是早有安排的,皇长子作为未来的储君,他的伴读人选早在皇长子降生,天子心中就有了成算。

  其后,天子连着多日召见朝中大臣,吏部也把官员调任的名录拟定,呈交到御前给天子过目,过三次才叫天子批阅下来。

  大臣们陆续离去,难得安歇一会,杨培从外边端了一盅汤水进来,柔声劝道:“陛下政务繁忙,太后娘娘十分忧心,几次嘱咐过奴才的,叫奴才劝陛下歇一歇,德妃娘娘方才命人送了汤来,正是凝神的,奴才赶了巧,正给遇上了,陛下不若趁热喝几口?”

  刚摆上桌,闻衍便闻到药材味道。

  昨日是糕点,前日是汤水,大前日也是糕点,德妃已经连着好些日子往前殿送这些东西来了,每日都换个花样,不叫人知道的,但摆在御前来,闻衍倒是不时能闻到,糕点倒还好,若是汤水,味道便要浓郁许多。

  闻衍刚开始还不习惯,如今却是习以为常了,他摆摆手:“放着吧。”

  杨培“欸”了声,把汤放到一边。

  闻衍又看了些奏折,外边宫灯便挂上,天色暗淡下来了,还不到传膳之时,闻衍目光落在那汤上,眉心蹙了蹙,好一会才说:“端过来吧。”

  杨培忙端上汤,揭开汤盖,汤水还温着,一入口,浓郁的药味先传来,天子蹙着眉心喝了两口,实在受不住,便叫杨培撤了下去。

  前朝正是忙碌之时,闻衍便是身为天子也是忙得不可开交,精力难免有些不济,他正闭幕养神,突然睁开眼。

  方才他还觉得略略有些疲乏,但喝了几口药汤后,还不到一刻,疲乏顿减,闻衍看着放置在一旁的药汤上,心下起了些波澜。看来这药汤还当真有些用处,德妃说的却是真的。

  天子虽说着不动,但顾忌着德妃日日不断的心意,到底不能置于一旁不顾,多是会用上两口,如今他脑海里还能回想德妃那番担忧的话,还有她未入宫时听过的事。

  钟萃日日汤药不断,叫她这般担忧着,让天子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了几分担忧。莫非还真叫她说中了不成?

  闻衍眼眸微眯,天子行事果断,毫不犹豫:“来人,请刘御医。”

  刘御医匆匆赶来,额头都是汗滞,还当是天子出了差池,却见天子高坐上首,背脊挺直,目光炯炯有神,开口便道:“刘御医,你来好生为朕看看,朕是不是当真身子有异,却是之前没有显露出来的。”

  第154章

  刘御医最近在太医院听了不少闲话,刘御医虽不管太医院,但身为专为天子看诊的御医,刘御医在太医院的地位与旁人不同,况且刘家世代行医,刘御医医术高明,太医院的太医对他莫不是高高在上的捧着。

  刘御医自持身份,平日与太医院众太医们也鲜少往来,刘御医身为专为天子跟前看诊的御医,从来都是受太医们敬仰,甚至连后宫娘娘们对他也客客气气的,这也更让刘御医生出了几分傲气。

  刘御医在宫中为天子看诊多年,却是头一回遇上不相信他医术的嫔妃。医者都有各自的门路,互不打搅,只有当医术不行时才能另请他人,一向是这个规定,尤其是到了他们这等地位,对自己的医术更是看得格外重了。

  当着他的面,那德妃不止对他的诊断不信重,更是应承了让其他御医来一同会诊,虽为高太后看诊的李御医得出的结论与他一般无二,但到底叫刘御医心里生了疙瘩。

  但德妃是宠妃,是宫中娘娘,刘御医心里再是不满也只能忍下来。这便也罢了,但之后刘御医在太医院当值时,便不时听到太医院有人嘀咕,质疑起了他的医术来。

  刘御医行医几十载,哪里忍得下这口气,偏生他只有在太医院里呵斥几句,却做不得其他的,上行下效,德妃质疑他的医术,便是他的医术再高明,也难免落人口舌,好在天子对他的医术十分信重,之后天子醒来后,也只召了他前去复诊,陛下过问了病情后便让他退下了,这叫刘御医心里又平复下来。

  德妃质疑他的医术也无用,只要陛下还信重,那旁的人也只有敬重的份。

  是以,接到传话,刘御医很快就提着匣子赶了来,刚进了殿中,就听得这一番话,叫刘御医心里一个咯噔。

  陛下现在也怀疑他医术不精了不成?

  刘御医心里又是惶恐又是忐忑,还带着几分被质疑的荒唐,想他行医几十载,何曾有过这般被人再三追着询问的,陛下的身子是天大的事,刘御医哪里敢扯谎?他都已经再三看过了,也如实交代过了,在刘御医心里,当今天子最是英明,但陛下如今怎的也听信了那德妃的话了?

  换做其他人,刘御医只怕早就甩袖走人了,既然不信那便另请了高明的,刘御医心里满是无奈,但天子有令,哪有敢不从的,刘御医只得服从上前,仔细替当今看诊起来。

  这一回连刘御医都不敢大意了,如说平日里使用七分功夫,那这会刘御医心里堵着一口气,硬是拿出了十分功夫来,德妃质疑,如今连天子都这般反应,让刘御医都忍不住怀疑起来,莫非当真有那等被遗漏了的病症不曾被发觉的?刘御医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在脉案之上。

  殿中伺候的宫人们连大气都不敢出的。

  殿中只有些微的滴答声,随着袅袅青烟上升,过了片刻,刘御医才收了手。他眉心紧蹙:“陛下身子无碍,只是近日繁忙,许是有些劳累了,多歇息便足够了。”

  刘御医敢以他毕生的医术断定,当今的身子好好的,并没有未曾被发觉的病症。

  当日刘御医心中有一股傲气,当着钟萃的面主动提出说让其他御医来一同会诊,叫钟萃直接应承下来,反倒让他落了个尴尬的境地,在太医院还叫人质疑起来,那会刘御医是觉得被深深羞辱了,凭着意气就开了口,但现在他却不敢再这般提议了,老老实实的劝着:“陛下,老臣行医几十载,托陛下看重,这才得以为陛下看诊,绝不敢有丝毫隐瞒的,陛下的脉息有力强壮,只要陛下勿要过于操劳,自是顺顺遂遂。”

  换言之,当今的猜想都是错的。

  闻衍听出了刘御医的意思,面上有两分尴尬,扯了扯嘴角:“朕,当真是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