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3节(1 / 2)





  邓繁道,“高兄如今这情况, 高太太若真心想让他好,就不要逼迫于他了。”

  “我又怎么逼迫他了?我做的哪一件事不是为了他好?”裴氏有些激动,面色有些潮红,“我跟着他来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他考上举人?怎么到了这时候都成了我的错了?”

  宋子遇不禁皱眉,觉得裴氏实在难缠,邓繁道,“他如今身子不好,等他醒了不然就回别院去住,人手好歹多些,也能有个照应。”

  但显然裴氏还在气头上,福了福身子道,“不用了,多谢。”

  说完裴氏转头上楼去了,徐容绣道,“这娘们脑子里大概装的是石头,也忒的硬了,估计在她心里没有什么比考上举人更重要的了。”

  还有几日便要乡试,他们也无法在这一直耗着,邓繁留了一个机灵的小厮在这边等候差遣,一行人便回了别院。因为高元化的病几人有些消沉,但该温习的还是要温习。

  徐容绣和李氏在吃食上更加细心,务必要求营养丰富,而另一方面也督促他们按时休息,绝对不能因为备考就将身体拖垮了。

  至于另一边那小厮每日都回来与他们报告高元化的消息。

  听小厮说高元化第二日便醒了,喝了碗粥又睡到第二日,而再有两日便是考试的日子,听裴氏的意思,想让高元化去试试。而高元化似乎也不甘心,如今夫妻二人也没定下来到底要不要去。

  到了临考前一天,宋子遇和邓繁白日也没出门,早早的吃了饭看了会儿书便睡下了,半夜的时候徐容绣将宋子遇叫醒,两人又检查一遍考试要用的东西,然后提着灯笼送他出门。

  到了门口,邓繁已经等着了,徐容绣看着两个男人走远,眼皮却一直跳个不停,总感觉有什么事要发生一般。

  李氏见她心神不宁便问她,“怎么了?”

  徐容绣摇摇头,“没事,希望一切顺利。”

  宋子遇和邓繁所在的别院,距离贡院走过去也要一刻钟的时间,要想去那段大路也要走不短的一段小路,路上黑漆漆的,两人手中提着灯笼一路缓行,并未因为参加考试而行路匆匆。

  到了一处漆黑的巷子,宋子遇突然微微蹙眉,低声对邓繁道,“后头好像有人一直跟着我们。”

  邓繁顿时出了一身冷汗,当即就要回头,却被宋子遇拦住,“别回头。”

  “什么人?”邓繁惊诧,难不成打劫的?

  宋子遇摇头,“不知道,一会儿你帮我提着篮子,我来收拾他们。”

  他们?还不等邓繁反应,宋子遇手里的篮子已经朝他递了过来,而宋子遇人已经提着灯笼一脚朝后踢了过去。

  后头跟着的人没料到宋子遇一个书生竟能有如此好身手顿时惊了一下,接着三人合力朝宋子遇围了过来。

  宋子遇故意将三人引离邓繁,一脚踢走一个,又将另一个整个举起来扔了出去。两声砰砰之响,两人倒地不起。

  剩下一个瞧着同伴们倒在地上捂着胸口不能起来顿时有些慌了,他往后退了两步惊恐道,“你别过来。”

  宋子遇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你们都送上门来了,我能不过来?”

  于是在这人尖叫声中也被宋子遇一脚踢飞了。

  三个人没想到出师不利,竟看走了眼被个书生收拾了,躺在地上面露惊恐。

  宋子遇瞧着他们三个道,“今日是爷的好日子,我便不见血了,回去与你们主子说,下次想来收拾我再多叫几个人,三个实在不够我塞牙缝的。”

  三人瞪大眼睛,觉得眼前的书生残暴极了。

  而邓繁早就吓傻了,不过眨眼的功夫三个人竟被宋子遇踢飞的踢飞扔出去摔墙上的摔墙上,竟没一个能站的起来的。

  问题是,宋子遇怎么做到的?

  呆愣间,宋子遇拍拍手回到邓繁身边朝他拱手,“多谢邓兄。”然后接过他手中的篮子等物继续前行。

  邓繁呆呆的看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才问,“你会拳脚功夫?”

  宋子遇摇头,“不会,不过是仗着力气大点罢了。”

  “那你还大放厥词让他们多来几个人。”邓繁摇头,“万一对方真的再多派人怎么办。”

  宋子遇笑了笑,“对方若是不傻就不会再派人来了。”

  一直到了大路上人也多了起来,邓繁才松了口气,“到底是谁这般下作。”

  宋子遇没吭声,他得罪的人可不多,能在济南府还想来收拾他的人就更少了。

  两人顺着人流到了贡院门口,门口的广场上已然聚集了不少人,两人顺着墙根过去,然后就此分别。两人不是一个县的,所在的位置也不同。

  宋子遇到了清河县那边,陡然发觉高元化竟然也来了,宋子遇过去拍了拍他肩膀道,“高兄,你怎么也来了。”

  高元化脸色还有些苍白,他笑了笑道,“总是不死心,想来试试。”说着又道,“当日多谢你们了,若不是你们,我恐怕如今还躺在客栈的房间里呢。”

  宋子遇摇头,“这些都不防事,只是高兄如今,何必强求。”

  “试试便好,若是不行,第二场就不考了。”高元化道。

  他如此说宋子遇也不再劝,如今人都来了他说再多又有什么用。

  过了没多久,贡院开始唱名入场。因着整个山东直隶的举人多大一千多人,所以入场时都是按照各县依次进入,清河县在整个直隶排名中上,一直过了不少时间才轮到清河县。

  在贡院门口,有监试官和提调官亲自掣签,一面登记号簿,一面楷书卷面。待搜检无误,举子入内,由军士监督带入相应号舍而后便将写有考生信息的正卷和草卷各十二套发给考生,至于考题,则是在考试前夕由贡院衙役举牌各处巡视,由举子自行抄写。

  对于入场的搜检,宋子遇是早有耳闻,最初的时候搜检需要举子脱衣漏体,以致有举子因不堪受辱而放弃乡试。后来朝廷不得不强调“乡试搜检,照会试例。”自此才不必脱衣以损士气。

  宋子遇不由庆幸,若是早生个几十年,恐怕他身上一身的肌肉都藏不住了。

  想到这个他便想起他的娘子,进入号舍后瞧着简陋的号舍也没觉得有多么难以忍受。最起码他的号舍不在臭号,没瞧见进来的时候臭号的兄台一脸的生无可恋嘛。

  这时候时间尚早,军士将他的卷子给他后检查一番没有问题便整齐的放在一边然后自己趴在桌案上补眠。

  天快亮的时候贡院入场完毕,有衙役举着乡试的试题各处游走,宋子遇急忙将试题抄下,而后开始琢磨答题的事情。

  如今乡试和会试一般要考三场,初九一场,十二一场,十五还有一场。与前朝不同的是前朝是连考九日,三场同考,如今是三天考一场,待今日考完,十一日晚上再行入场,也算有了休息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