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章(1 / 2)





  夏小婉当然不知道张婉心里所想的。

  只是这个张家的后辈,也算是她的后辈,虽然才教这批学生不久,但张婉所表现出来的天赋,她也看到了。

  这东西,从一个人的眼神都能看出来。

  每次她讲课的时候,张婉都会露出果然如此,或者恍然大悟的眼神,她就知道,张婉又进步了。

  这样的天赋,甚至连她都比不上。

  张婉所差的,是实战和心性。

  实战积累经验,心性,也是从实战中慢慢积累的。

  是以,夏小婉对于张婉,也很看重。

  哪怕两个人平时并没有交流,但上课的时候,夏小婉还是有意无意的注意到张婉,甚至偶尔会讲一些更高层次的东西,是这些初学者完全无法理解的。

  对于这些初学者来说,听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更像是玄学和故事,但对于张婉来说,却受益匪浅。

  反正这些东西本身都比较让人注视,哪怕现在他们不了解,夏小婉只当故事讲,往后在真正学到这一部分的时候,就会更深刻的明白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这个方式,还是她从她父亲那里学来的。

  她的父亲在医学上的研究也不低,也是爷爷开设的医学院的重要讲师之一。她曾经也听过父亲的讲课,父亲平时虽然看起来木讷,可讲课却风趣。知道学生们的底子参差不齐,才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

  现在她又用到课堂上。

  不得不说,这个中医交流赛,确实吸引了不少学中医的年轻一辈。

  夏小婉到赛场的时候,也看到这里有一千多号人。

  这还只是燕京。

  中医交流赛本来就是全国的。

  甚至,不仅仅只交流中医,还有苗医,瑶医,壮医,藏医等等,这些在华夏的,也被其他国家的人称为中医。

  反正大伙儿都是用花花草草石头虫子之类的给患者治病。

  也只有华夏人,甚至是华夏学习这些医术的,才知道这里头的区分大着呢。

  燕京地区就已经有一千多人。四川、广州、山东这些地方,也是古代中医发展比较好的。

  就夏小婉所知,巴蜀的蜀医,虽然是在中医的系统内,但也有自己的独特手段,就是不知道,传到现在,到底有多少人会参加这个中医交流赛。

  夏小婉记得,爷爷在世的时候,也有东西南北的中医代表一起探讨,一起学习的。这样的机会不多,十多年才一次。但每一次,都是难得的经验。

  这些宗师级别的,从来都不会担心自己的医术被别人学去了,他们只会分享自己所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夏小婉毕竟是邱老推荐的,其实,不仅是邱老,中医研究学院的卢院长也推荐了。

  总之,中医界好几个有名声的,都推荐了夏小婉。只是大家都不知道,名单全汇在一起了,大伙儿才知道。

  原来都认识这小姑娘啊。

  这小姑娘,医术好,有前程,希望这次中医交流赛对她有好处。

  所以,在夏小婉递交了信息,取参赛号码的时候,工作人员也忍不住多看了夏小婉几眼。这么多中医界前辈推荐的人,怎么会是一个才二十二岁的年轻女孩。

  这女孩年轻,漂亮,时尚。怎么看怎么不像学中医的。

  这些工作人员这几天看过的来参赛的人不少。是有二十岁出头的,可看起来也绝对没有夏小婉有精神,有气质。

  二十几岁的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都是三十岁朝上的。

  虽说这次的年龄规定是35岁以下,可学中医这一行的,都知道,没有时间堆砌,根本就拿不出手来。

  何况这一次中医交流赛绝对能称得上盛宴。

  只要拿到名次,都能去张家学习,甚至还有传出,拿第一的,能得到张家老太爷的亲手指点。这简直是无价之宝。

  张家老太爷,也算得上活神医的称号了。

  不过没多久,工作人员再一次惊呆了。

  看着信息表上的年龄,再看着站在眼前,还略带稚嫩的女孩。

  “18岁!”工作人员惊呼出来。

  周围的人都看过去,就看到在这群人里年轻得不像样的女孩略带尴尬的站在那里。

  夏小婉也注意到了,是张婉没错。

  估计张婉是参赛者里年龄最小的了。

  毕竟才十八岁。

  就算其他不是在学校里学中医的,也没几个父母愿意自家孩子还没高中毕业,就去学中医的。就算是一般的中医世家,也不会如此。

  所以张婉,在这里,更让大家震惊。

  夏小婉来参加这个比赛,自然是请了假的。用朱校长的话来说就是,逃课影响不好,反正你是助教,真有事,或者真不想上课的话,直接到我这里请假呀。请假总比逃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