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2章鸳鸯藤





  华羽觅一连着说出了三点疑惑的地方。

  忍冬在姜国被称呼成忍冬,而在大燕则被称呼成金银花。

  “忍冬和鸳鸯藤是姜国的称呼,为什么在姜国金银花会被称为忍冬草呢?是因为姜国的气候原因,寒冬时节依旧开放,能够忍受寒冬,所以被称为忍冬,而鸳鸯藤则是因为她们花开并蒂,金色银色花朵齐开,状似并头鸳鸯,所以被称为鸳鸯藤,而在大燕,大燕地界气候湿润,所以金银花没有那么多特别的称呼,只被称呼为金银花。侧妃为什么不知道他们的由来,也不知道忍冬是什么,大约是因为,侧妃根本就不是姜国人,而是因为某种原因流落到姜国。”

  仅仅是称呼问题,就能够让华羽觅断定姜观音的身份。

  华羽觅暗自庆幸,幸好自己在现代社会的地理学习的还算是很不错的,知道地域气候分别,否则她的阐述是没有办法这么具有说服性的。

  姜观音惊讶的看着她。

  荆楚看向华羽觅的时候目光里也带上了几分赞许。

  从姜观音说起忍冬就开始怀疑起姜观音,华羽觅不愧是荆楚的谋士。

  够聪明,够细心,也够幸运。

  “那你如何确定我是宁……要知道姜国和大燕之间有不少的仇人,你知道我仇恨谁,虽然说如此,但是我仍然不敢相信,你仅仅凭借着我的仇人就可以判断出我是谁,要知道,我恨的那个人,他除了我之外,还有不少的仇人。”

  姜观音依旧不相信,执着的询问道。

  “是,张赫的确是有不少的仇人,但是把张赫视为愁人的那些人,没有水的遭遇和你一样,家破人亡,血仇不共戴天。而且还流落到了姜国,能有这般仇恨这般实力的人,只有你,宁清越,大将宁云鹤之女。”

  华羽觅盯着她,一字一顿,一字一句间没有任何的婉转。

  她说出了姜观音的身份,宁清越。

  她才不会告诉姜观音,姜观音的身份到底是如何被华羽觅的得知的,这个手段有点不光彩,她是通过吓唬已经害怕不已的璇则夫人来得到的,手段多多少少是有点不光彩,华羽觅不好意思说。

  只能通过比较婉转的方式来阐述。

  “我。你知道了我的身份,那么想必也一定知道我为什么那么恨璇则夫人,也知道我为什么要对大燕下手,那么何必拦我,忘了,你们也拦不住我。”

  姜观音的震惊并没有延续太久,片刻过后,姜观音恢复平静,笑眯眯的看着华羽觅。

  就算是被华羽觅认出了身份又怎么样?

  现在荆楚已经被软禁在七王府。

  而且现在陷害荆楚也已经成功了。

  宗政鸿风冲进七王府,这种事情对于姜观音来说,原本是一场劫难,但是后来却被姜观音抓住了机会,活生生的由一场劫难变成了一次机会。

  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拦不住你?清越,你太过于疯狂,虽然说宁将军的事情我很惋惜,但是你不该借着我来祸害整个大燕。”

  荆楚静默良久,听着华羽觅和姜观音的对话,一言不发。

  待到两个人都沉默了的时候,荆楚才缓缓开口道。

  “清越,很久没有人叫我这个名字了,我都快忘了,我的名字叫清越。”

  姜观音苦笑了一下。

  她现在只记得自己的名字叫姜观音,观世间之音。

  “即便是你找皇帝报仇,你也是报错了仇,皇帝是九五之尊,他的猜忌被奸佞利用,这个还真的不能完全的怪皇帝,清越小姐,你的仇怕是错报。”

  华羽觅想起一个故事,忍不住叹了口气。

  “我听说过一个名将的故事,他骁勇善战,他所在的国家被金人侵略,他为了保家卫国,在自己的后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字,然后起兵抗金,为保家卫国立下汗马功劳。由此,他被属下拥戴,被封为兵马大将军。但是他手握军权,功高盖主,行军打仗的时候常常不会顾忌君主的颜面,毕竟战事紧急嘛,金人听到他的名字就闻风丧胆,皇上觉得他的存在是个威胁,想要阻止他抗金,再加上金人的离间计,他开始对那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有所戒备,于是,有奸臣名曰秦桧,秦桧上奏折,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那位名将,皇上狐疑,奸臣故意找出了一堆莫须有的证据,而且还要皇上把这位将军从前线上召回来,皇上答应了。十二道圣旨,十二道帝令,硬生生的阻断了将军抗金的路,将军被迫回京,但是因为迟了,被皇上问罪,奸臣又加以陷害,添油加醋的说将军有谋反之心,其心可诛。将军被问斩,被斩杀于风波亭,就连他十八岁的儿子也未能幸免于难。”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岳飞的故事,因为还不能完全确定这个朝代,所以华羽觅没有直接说出岳飞的名字,顶多就是让大家以为这是个隐秘的故事,一个出现在野史书籍上的故事,到底是什么年代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故事,还不可稽查。

  “这个故事……”

  姜观音愣了愣,话开了个头,没有能说出口。

  “你真的觉得,这位将军的故事是皇帝造成的吗?”

  华羽觅问。

  她讲这个故事,最主要的是想要问出这个问题。

  “是,但是若非奸臣挑拨离间,也不会导致这样的悲剧。”

  姜观音想了想,给出了一个答案。

  “对,是不会,你知道这个王朝的结局吗?”

  姜观音摇了摇头。

  “有了这样的奸臣,有了这样的皇帝,应该不会长久下去。”

  姜观音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一点。

  “没错,的确未能长久,将军死后不久,这个国家就因金人入侵,灭亡了。”

  说到底都是因为奸佞当道。

  “所以,你真的觉得,这个国家的灭亡是皇帝一个人的责任吗?倘若臣子正直,那么就算是皇帝再昏庸,也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是怕就怕在,皇帝昏庸,臣子也昏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