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六十章 空中打击(2 / 2)


事实上,在f-4g退役后,美国空军就没有专业的防空压制战斗机了。

在过去的几场战争中,比如二零零三年的伊拉克战争,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的不是美国空军的战斗机,而是美国海军的战斗机。海空联合作战时,由谁来做都一样,反正最终目的是摧毁敌人的防空系统。为此在研制下一代防空压制战斗机的时候,美国空军没有作为,全部交给了海军。ef-18“咆哮者”就是美国海军的研制成果,而且这种大型战斗机足以承担起以往需要由f-4g、ef-111与ea-6b共同承担的作战任务,既具备干扰能力,又具备硬杀伤能力。

可惜的是,这次美国空军不能指望海军了。

第72特混舰队遭受致命打击时,所有舰载战斗机都被电磁弹头摧毁,其中就包括数十架ef-18。虽然第71特混舰队也有相当数量的ef-18,但是这些战斗机在之前的作战行动中承担了太多的作战任务,没有留在战场上,而是跟随舰队返回日本,进行全面维护,其中一些还要进行大修。

美军别无选择,只能让f-16承担防空压制任务。

挂上专用的电子战吊舱,携带几枚高反辐射导弹,f-16也能胜任防空压制任务,只是仅有一名飞行员,严重制约了f-16的作战灵活性,特别是在高对抗强度的战斗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结果是,美军只能以数量取胜。

一次出动四十多架防空压制战斗机,即便只百分之五十的任务成功率,也足以开辟一条空中走廊。

在防空压制战斗机后面,是数量高达五百架的多用途战斗机。

因为有足够的情报表明,志愿军没有获得防空战斗机,基本上丧失了作战能力,不会对联军的空中力量构成威胁,所以安排攻击机群的时候,美军只动用了两个中队的f-22a与两个中队的f-15bsp; 这些战斗机不会伴随攻击机群活动,而是在鸭绿江南面一百到一百五十公里范围内建立防空屏障。如果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受到空中威胁,可以直接转向规避,把争夺制空权的任务交给防空战斗机。

动用战斗机,只能以多取胜,毕竟战斗机的载弹能力非常有限。

可是数量多了,必然会对联军的指挥系统产生巨大的压力,甚至会因为指挥不畅而导致任务失败。

为此,美军动用了四架b-2a,增强打击力度。

这些轰炸机部署在冲绳的空军基地,在三个小时前起飞,正好赶上第三轮空中打击。因为由后方指挥,不会占用前线指挥通道,所以不会对联军的指挥系统产生负担。四架轰炸机携带的炸弹,相当于四十架战斗机的载弹量。因为b-2a具有很强的突防能力,所以被安排执行最为重要的任务:轰炸鸭绿江南岸的志愿军兵力集结地,以及志愿军作战物资的临时储运中心。

必须承认,联军的空中打击能力确实异常强大,特别是美军。

换成其他军队,哪怕是欧洲强国的军队,即便在敌人没有空中力量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在一次战役中调动数百架战斗机,而且灵活自如的指挥这些战斗机,让它们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轰炸任务。

这个差距,绝对不是靠战术就能弥补的。

只是,适当的战术,足以抵消联军的空中优势。

此时的志愿军,就具备这个能力。

打了一个多月,志愿军基本上掌握了联军的空中打击战术,甚至摸清了联军执行空中打击任务的出动度与出动频率。

在总攻时间选择在大部队渡河后四个小时,正与联军的空中打击有关。

按照母祁铁的判断,联军至少需要四个小时才能动大规模空中打击,因此准时动全面电磁战,不但能够为进攻部队提供掩护,还能有效挫败联军的空中力量,使联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丧失大规模空中打击能力。

对今后的地面战斗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

能否成功,关键就是动电磁战的时机。

挂着反辐射导弹的f-16机群还没越过北纬三十九度线,就被部署在中国本土上空的预警机现了。

战斗警报随即响起,各项作战命令按计划放给各级作战单位。

既然联军按时动空中打击,自然不需要调整作战计划。

这个时候,黄峙博来到了位于地下一百五十米的作战指挥中心。

这座地下掩体是由朝鲜人民军修建的,至少有三十年的历史。在入驻之前,志愿军的工程兵与技术人员花了很大的功夫安装了一整套作战指挥与通信系统,还用最简单的方法设置了电磁屏障。

全面电磁战打响后,外面的电子设备会瘫痪,指挥中心却不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