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五章 军事政变(2 / 2)


显然,这等于让菲律宾“缴械投降”。

如果在几年前,菲律宾总统肯定不会答应。可是现在,他没有别的选择。在讨论黎平寇最关心的问题之前,他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即中国能够为菲律宾提供多少粮食,以及能否保证及时送达。

以菲律宾的国内情况,第一批粮食必须在二月上旬运抵。

再晚的话,饥饿的平民将彻底破坏国内秩序,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黎平寇的回答更加直接:只有在南沙与南海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中国才会考虑为菲律宾提供援助。

显然,黎平寇根本没有让步。

第一次会晤无果而终,菲律宾总统别无选择,决定在二十一日再次与黎平寇会晤后就返回马尼拉,设法说服政府官员与国会议员,尽快在南沙与南海问题上做出决策,换取中国的粮食援助。

结果,第二次会晤依然没有多大进展。

黎平寇明确表示,鉴于美国已经答应为菲律宾提供援助,而美国是菲律宾的盟国,所以中国作为菲律宾的友好国家,最多无偿援助五十万吨粮食,而且要到二月底,才能安排送抵菲律宾。

可以说,黎平寇已经非常大方了,而且他也只能做这么多。

在国际市场上,五十万吨大米能够换来一千万吨石油、一千五百万立方米天然气、三千万吨铁矿石、八百万吨铜矿石、或者是一百五十吨黄金。按照中国全国代表大会在二零三七年初通过的法案,所有规模在五十万吨以上的对外粮食援助行动,都需要经过全国代表大会审议与批准。也就是说,作为国家元,黎平寇最多只能决定五十万吨以内的援助行动,过这个数量,就不由他做主了。

很明显,粮食已经是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

在一些地方,粮食甚至是“硬通货”。比如在非洲,刚果(金)的叛军就用粮食从国际军火商手里换武器,一吨大米能够换来一百万枪弹、或者一百挺机关枪、或者一千具火箭筒、或者一辆坦克、或者一架小型飞机。

也就在这一天,生了一件大事。

在与黎平寇进行第二次会晤之后,菲律宾总统返回大使馆,准备下午乘飞机回国,结果中午的时候收到消息,菲律宾生军事政变,马尼拉卫戍部队司令官阿基诺少将率领军队占领了总统府、控制了国会与主要政府机关,绝大部分政府官员与国会议员被捕,并且在城区内与总统卫队激烈交战。

显然,总统卫队不是卫戍部队的对手。

这下,菲律宾总统几乎无家可归了。

阿基诺少将是前总统阿基诺三世的侄子,也是菲律宾亲美势力的主要代表,而他动军事政变,显然与菲律宾总统前往北京,向中国寻求援助有关。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起政变背后有美国的身影。

菲律宾总统没有迟疑,当即就联系了杜小蕾,希望再次与黎平寇会晤。

只是,这个时候,黎平寇正在召开紧急会议。

“虽然还没有获得确切情报,但是可以肯定,菲律宾的军事政变与美国有关,很有可能与我们也有关。”李明阳似乎有点措手不及,因为事情生得太突然了。“根据元与菲律宾总统会晤时谈到的事情,菲律宾总统回国之后,很有可能提出归还岛礁与南海海域,主动与我们改善关系,而这必然使美国受到损失。别的不说,菲律宾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离我国本土最近的盟国,也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前哨。从历史上看,菲律宾更是美国的关系非常特殊。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美国不会让菲律宾改辙易帜,也就有足够的理由策动军事政变。”

“关键是,我们该怎么办?”

黄瀚林这么一说,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我的观点是,立即采取行动,利用这个机会彻底解决南海问题,改变我们与菲律宾的关系。”

“怎么做?”黎平寇问了黄瀚林一句。

“以支持菲律宾总统回国为基础,要求菲律宾总统承认我们对南海的主权要求,然后采取军事干预行动。”

“太冒险了。”腾耀辉立即说道,“如果采取军事行动,必然会与美国直接对抗。”

“在南沙采取军事行动的风险不是很大,当然得有政治做基础。”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在美国表声明之前,准确的说是在菲律宾军政府得到承认之前,先与菲律宾总统达成协议,同时出兵夺回被菲律宾控制的岛礁,安排舰队控制海域,然后再与美国协商。”

牧浩洋这么说了,腾耀辉没再多说什么。

黎平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用目光征求了其他人的意见。显然,大家都支持牧浩洋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