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四章 信心十足(2 / 2)


相反,即便找到了特遣舰队,印度舰队指挥官也没有把握消灭特遣舰队。

原因很简单,即便特遣舰队已经派出了攻击机群,只留下j-25p执行防空任务,也能在舰队上空保留四十多架战斗机。如果不计损失的话,还能在预警机出警报之后,让剩下的j-25p升空。也就是说,印度舰队的攻击机群将面对近百架j-25p,而印度舰队在安排攻击任务的时候,不可能安排半数以上的战斗机执行护航任务。即便退一步,即印度舰队安排了半数以上的战斗机执行护航任务,剩下的一百多架f-35m动的攻击,也很难突破特遣舰队的防空网。如果特遣舰队没有抢先起攻击,印度舰队的攻击机群就要面对以j-32为的舰载防空战斗机群。在此情况下,即便所有f-35c都执行制空任务,也无法击败特遣舰队的防空战斗机。

很明显,印度舰队基本上没有击败特遣舰队的可能性。

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利用中国舰队回收返航的战斗机、舰队官兵换岗的机会,印度空军根本不可能成功偷袭中国舰队。

这也正是五角大楼在评估中印舰队交战结果的时候,看低印度舰队,对印度舰队不抱太大希望的主要原因。

同样的,这也是牧浩洋肆无忌惮的主要原因。

只要找到印度舰队,他就有足够的把握歼灭印度舰队。

当然,这个把握,不仅仅来自舰载航空兵。

在特遣舰队里面,至少有八艘攻击核潜艇,此外周渝生还调动了东印度洋舰队与西印度洋舰队的潜艇部队。

当时,在印度洋上,中国海军至少部署了十六艘攻击核潜艇。除了八艘伴随特遣舰队活动之外,另外八艘中的两艘跟随“长江”号返回瓜达尔港,还有两艘留在了马尔代夫群岛西北海域,剩下四艘均在战争爆之后,全返回东印度洋,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南面部署了封锁线。

如果印度舰队直接向东航行,寻找特遣舰队决战,就要经过这道潜艇封锁线。

也就是说,印度舰队在攻击特遣舰队的时候,很有可能遭到潜艇偷袭。

除了潜艇,牧浩洋手里还有一支足够强大的打击力量,即海军的岸基航空兵与空军的战略航空兵。

虽然南安达曼岛上的跃龙空军基地遭到了印度空军轰炸,部署在这里的反潜巡逻机全部撤走,但是印度没有轰炸孟加拉国与缅甸的军事基地,所以海军依然能够向东印度样派遣反潜巡逻机。

这些反潜巡逻机都能携带反舰导弹执行对海打击任务。

此外,空军的h-2ob与h-3o都能携带反舰导弹、甚至是反舰制导炸弹,攻击数千公里外的印度舰队。也就是说,这些轰炸机能够从中国本土起飞,借道缅甸进入印度洋,协助特遣舰队作战。

显然,印度舰队的处境就没有这么优越了。

虽然印度海军也有不少潜艇,特别是前几年从德国引进的八艘aip常规潜艇,性能上非常不错,最大潜航度达到了二十七节,基本上能够伴随舰队作战,但是只要印度舰队的航保持在二十七节以上,这些潜艇就无法挥作用,更不可能赶在印度舰队之前,偷袭特遣舰队。

至于印度空军,根本无法攻击离岸两千公里外的特遣舰队。

相对而言,印度海军的反潜巡逻机的威胁更大一些,只是印度海军的指挥体系还没有先进到能够随心所欲的动用岸基航空兵配合舰队作战的地步,因此在使用反潜巡逻机时,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比如如何让反潜巡逻机与舰载航空兵同时起攻击,以及如何为反潜巡逻机提供有效的指挥引导。如果不能协同作战,而是单独派遣反潜巡逻机起攻击,无异于自寻死路。要知道,在严密的舰队防空网面前,度慢得出奇的反潜巡逻机根本没有机会射反舰导弹。

掌握着如此多的优势,牧浩洋没有信心才是怪事。

只是,他也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

当时,最关键的问题不是如何歼灭印度舰队,而是如何及时找到印度舰队。

要知道,在没有侦察卫星的情况下,舰队只能依靠侦察机,而用侦察机在广袤的东印度洋上寻找一支舰队,无异于大海捞针。

牧浩洋非常清楚,只有及时找到印度舰队,并且消灭印度舰队,才能扭转战局,拖下去只会对特遣舰队不利。原因非常简单,只要印度舰队证明能够拖住特遣舰队,就很有可能促成美国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