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天降横财100亿第163节(1 / 2)





  店主并不知道许芮的真实年龄,还以为她只是显嫩,不论怎样都成年了。因此觉得这身装扮,更有格调,她帮许芮整理裙角,真心的夸赞道:“许董的身材真好,穿上去好优雅。”

  优雅归优雅,许芮还觉得缺了点什么,在另一条裙子上拿了条细小的腰带装点了一下。腰带是暖色,纯白中的一丝颜色很是画龙点睛。

  整个风格就没那么冷,比起装酷,更适合爱笑的许芮,也更合她年纪。

  既然心匙的风格适合装酷,陈蓉穿出来就意外的搭,同样是黑裤白衣,有设计感的黑裤白衣,她穿上去分外有范儿。

  钱晓丽也穿上一件新款长马甲,三人都是一样的苗条修长,名副其实的衣架子。她们换上风格一致的衣服后,更是互相辉映,很是吸睛。

  随便几条裙子,裤子、小外套,就花光了三万五。

  过了几天,许芮直接穿着这身去参加了开机仪式。

  《一路惊喜》之后,许芮投资的另外两部电影,《心中有鬼》《青梅》也陆续开机。

  前者是没有鬼的鬼片,后者是部文艺片,还有一部欧阳晋任制片人的校园片《榕树下的我们》。许芮要出席的就是校园片的开机仪式。

  《榕树下的我们》在b市开机,许芮早上八点要上课,因为怕堵车,制片方将开机仪式安排在六点半。

  尽可能的迁就投资人的时间。

  这可苦了有些有所准备的演员,比如这部片子的女三号焦凯欣。

  焦凯欣听说电影的出品人会来,昨晚破天荒的七点睡觉,早上四点爬起来化妆、打扮。她长得美艳,身材也极好,该有的都有,还有得十分多余,赚人眼球。

  b市六月初的凌晨五六点,还吹着风有些冷,她却穿上了一身包臀连衣裙,为的就是博人眼前一亮。

  听说出品人非常有钱,一次投资了几千万拍这部电影,这种人肯定大方。

  焦凯欣只是个三线演员,没有助理也没司机,自己开着一台smart上路。她不喜欢这台车,万万没想到和某条金大腿说,觉得奔驰很可爱,很喜欢,想要一台时,人家会给她一台smart。

  真够小气的。

  不过比起一无所获,焦凯欣至少还收获了四个轮子。

  也不算全无好处,虽然没有半点奔驰的气派,但是开机的地点在京郊的工业废墟,越到目的地,路也越窄越难通车。一般的轿车没法通,她的smart的还是很有体型优势的。

  焦凯欣的住处距离废墟有些远,路上耽误了,很怕去片场迟到,给投资人留下不好印象。当然,最怕的是自己去迟了,让女主角何梦先抢了投资人的目光。

  眼看已经迟到了,焦凯欣一路将车开得很快,直接开上废墟前的那段窄路。开始还好,开到一半儿就遇上了挡道儿的。

  一个穿着长马甲的女人,手上拿着一沓文件,长相平平,打扮得也很一般。

  焦凯欣一看她这扮相,就猜是剧组人员,虽然有点像是助理,但是男女主的助理她都认识,没这号人。

  她语气不耐:“喂,麻烦你让让,我赶时间。”

  前面的人是钱晓丽,她有些诧异,她左右看了两边的,不仅有个坡,还都是枯树残枝。昨夜的雨还和着地上的泥,这块地根本没处落脚。

  “你要我往哪儿让?”

  焦凯欣看了看表,“你就把脚踩那块石头上啊。”

  她不想浪费时间,钱晓丽也不想,老板还等着她拿文件过去呢。于是她转身了,往那坡下的石头上踩去。

  焦凯欣嫌她碍事,“别磨蹭了,我都迟到了!”

  万万没想到,钱晓丽还没完全站稳,那台小车子就开动了,嗖的一声过去。

  她躲闪不及,直接被带得踉跄,跌倒在泥水里……

  焦凯欣看了一眼后视镜,不由嗤笑一声,真是笨手笨脚的,这样怎么在剧组混。

  要是给人当助理,那就更惨了,时刻得挨骂。

  到了开机仪式的目的地后,焦凯欣除了跟同剧组的人打招呼,就是去制片人那儿凑热闹。

  不过远远的,她就看见制片人身边有个年轻的美女,穿得挺高冷,但瞧着可不高冷,跟制片人说说笑笑,很是亲密,制片人似乎也格外殷勤似。

  原来欧阳晋喜欢这种口味,难怪她没戏。

  焦凯欣腹诽了一句,和身边一位男演员闲聊了几句,“哟,这谁又塞了新人进来啊?”

  男演员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新人?那可是我们的投资人。”

  “投资人?”是女的?

  还这么年轻?

  焦凯欣不由大失所望,早知道这样还费劲儿起那么早干嘛。

  但是作为主创之一,她总要去投资人面前露露脸打打招呼,尤其是其他几位演员已经凑过去的前提下。

  焦凯欣刚要走过去,就看见那个不知道是剧务还是助理的倒霉鬼走过来了。

  钱晓丽自从跟了许芮起,去了那么多地方,还真没这么狼狈过,哪次不是体体面面的?

  可是今天,她拿着文件回到片场时,半边身子和腿都是泥水,衣服还是浅色,尤为明显。

  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目光。

  开机仪式虽然偏僻,导演虽然是新人,主演也不是特别红,但是制片人是欧阳晋。他虽是香港人,却是最早北上发展的那批,在内陆名声和资源都不错。

  所以来的媒体和粉丝都还挺可观的,连大麦的花束都铺了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