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钟娘娘家的日常生活第53节(2 / 2)


  孩子刚开始喝奶,要多耗费些时辰,秋嬷嬷怕耽搁了,略微迟疑:“陛下,这头几回许是要多待一待的。”

  闻衍轻声“嗯”了声,往后靠在床沿,显然是打定了主意要留下等着喂奶好。秋嬷嬷便也不多说,抱了皇长子要去偏殿,闻衍看着人,似突然想了起来:“你们是母后宫中之人?”

  秋嬷嬷回转,轻轻点头:“是,老奴跟夏嬷嬷都是永寿宫中的。”她们只是叫高太后派过来提点钟贵人的,怕她不知如何养胎的,如今钟贵人诞下皇长子,她们也要回永寿宫了。

  闻衍缓缓开口,一语定了下来:“你们就留在缀霞宫伺候吧,贵人身边没有嬷嬷,你们有经验,正好在缀霞宫里帮衬贵人,照料皇子。”若非这是永寿宫中的人,又是母后那边亲自挑选了送来的,按闻衍的想法,便要亲自从御前挑信任的嬷嬷送过来的。

  秋嬷嬷一愣。

  闻衍抬了眼:“怎么?不愿意?”

  天子声音轻缓,但秋嬷嬷却脸色一变,忙解释:“老奴自是愿的。”缀霞宫宫人少,钟贵人也随和,对她们两位嬷嬷也敬重,平日提点几句也听进了心里去的,还有小宫人伺候着,在缀霞宫的日子十分轻松,比之在永寿宫也是不差的,秋嬷嬷只是没料到天子会开口把她们留下来。

  秋嬷嬷有些迟疑:“只是老奴两个来时是得了娘娘授意,如今留下来,是否还要同娘娘禀一声的?”

  闻衍看了一边默不作声的杨培一眼,说道:“朕自会叫人同母后说一声。”

  秋嬷嬷这才放心了,抱着皇长子朝天子微微福了个礼,便去偏殿寻了奶嬷嬷。

  前殿,文武百官饮了宫中珍酿方才一同离了宫,今日不设宵禁,宫门候着各家的马车、轿子,车夫和小厮早前躲在偏门里躲冷,许久不见老爷们出来,正疑惑着,又只能干等着。

  江陵侯府的车夫和小厮混在人群里不显眼,见其他高门大户的小厮们围着,江陵侯府势小,连带车夫和小厮也插不进话,直到各家老爷们从宫中出来,小厮们忙起身去接人。

  江陵侯府的轿子在边上,小厮守在门口,想着如往常那般候着,等大官们走出来后才接到自家老爷,却不料侯爷头一个走出来,虽浑身酒气,但却叫其他大官们簇拥着,走在中间。

  小厮一愣,都回不过神儿来的,还是叫旁边一位小厮给碰了碰才清醒,陪着笑脸上前:“各位大人好,小人来接侯爷。”

  钟正江整个人醉醺醺的,脸上却又红光满面的,自家小厮自是认得的,他从同僚身上移开肩膀,重新搭在小厮身上,还不忘了朝同僚们摆摆手:“先家去,改日我再家中设宴,你们可一定要来啊。”

  叫小厮脸都吓白了,老爷平日对这些大官都十分敬重,缘何现在便这般随意了,更叫小厮惊诧的是,那些平常叫人不可亲近大官们反倒是格外友善,一口便应了下来:“行,我们就等着了,你设宴下帖子来就是,定会登门叨扰的。”

  小厮想,许是这些大人们喝醉了的,是以才说了胡话,不然哪会这般的?闷着脸带着侯爷上了轿子,一直到回了侯府,小厮把侯爷送到了正院,想了想,到底禀到了大夫人穆氏跟前儿。把侯爷跟诸位大臣在宫外的事说了说。

  不止小厮,其他高门大家的小厮见自家老爷们对江陵侯一个五品官如此客气都十分诧异。

  穆氏叫了丫头送侯爷去后边洗漱,听了小厮的话,穆氏目光闪了闪,摆摆手:“你做得好,这般异样许是有些牵扯,我知道了,下去领赏去吧。”

  小厮高高兴兴走了。

  穆氏坐在房中,细细回想着小厮的话。穆氏头一个想到的是父亲穆大人,穆大人身为正三品的吏部侍郎,在朝中多少是有几分面子的,但小厮说有不少二三品大官如此客气,那便不是冲着穆大人的面子了。

  穆氏嫁入江陵侯府多年,位置稳稳当当,靠的便是父亲穆大人在,别说江陵侯,便是老夫人对她都要看几分薄面,穆氏便再是以家世为傲,也知道父亲穆大人还没有这么大的面儿能叫数位二三品大臣给侯爷客气的。

  不是外臣,侯爷如今也没在朝中有什么建树,穆氏妇人家,心到底更细致些,在除掉几条侯,便想到宫中。江陵侯钟正江只管外不管内,向来对后宅之事不上心,穆氏却不同,她算了算宫中那位的日子,心里模糊的浮现出一个念头来。又隐约叫她倒抽口气,说不出是喜还是妒。

  钟正江叫丫头扶了出来,穆氏忙起身,等人靠在榻上,穆氏挥退了人,趁着钟正江如今还有几分清明,忙问道:“侯爷,是不是宫中有好消息了?”

  钟正江眼里有两分诧异,随即又陷入了浑浊,他声音粗重,仿佛陷入到一总思绪里,神情激动,“以后我们钟家就是皇长子的外家了,我看以后还有谁敢瞧不起我,就是瞧不起我,还不是要朝我点头哈腰,朝我递出橄榄枝来,官大又如何,他们还要主动朝我敬酒呢,你知不知道,那些人都给我道贺呢…”

  他说着,声音弱了下去,渐渐闭上眼,打起了呼噜。

  穆氏瞳孔一缩,心中的猜测得以成真,她坐在床沿许久,这才披了披风出了门,守在外边的丫头见状,正要开口,穆氏先说道:“侯爷在里边,找个人去伺候去。”

  穆氏匆匆赶往老太太的院子。老太太已经歇下许久,院里的老嬷嬷见穆氏深夜过来,想劝她明日再来,穆氏哪里等得及的,“我有大事,必须现在叫母亲知晓。”

  这般时辰过来,事情自然不是小事,老嬷嬷思量了下,到底入了内,过了片刻,出来请了穆氏进去。穆氏进去不久,便有老太太高兴的声音传了来。

  宫中之事,除了钟家,各家都得了信儿,高老夫人一行女眷回了高家,老夫人这才召了高大夫人和二夫人,沉声开了口:“以后那事便不许提了,给慧心她们挑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便是,以咱们高家的身份,要挑选合适的人选却是不难的。”

  大夫人两个面面相觑:“母亲,怎么这么突然?不是说好了把她们两个送一个入宫么?”

  高太后年迈,天子正是身强力壮之时,他们高家虽是天子母族,但帝王之心难以揣测,便是高太后都对天子无法,谁能知天子对高家还有多少情分在?待往后宫中嫔妃有孕,与他们高家更是没有半点关系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等往后新帝登基,他们高家身为先帝母族,位置却是不上不下的,因此高家动了送女儿入宫的心思。高家出了一个太后,若是有太后支持,便是再出一个皇后也不是不可能。

  老夫人沉着脸:“便是我们动了这心思又如何?宫中太后娘娘却是丁点没有要接高家女入宫的心思,太后的意思再明白不过,高家女需配门当户对的儿郎,却是不能入宫为妃的。”

  何况,老夫人冷眼瞧着,天子和娘娘对那缀霞宫庶女诞下的皇长子实在上心,天子如此重视皇长子,便是送了高家女入宫,若是争不过呢?这些男子,对头一个子嗣总是会多上心的。

  高大夫人,二夫人多少有些不甘,但老夫人说得也不无道理,便只能把这份心思给压下。

  钟萃醒来已是次日了,芸香守在床边,见她醒,忙上前:“姑娘,你醒了,现在好点了吗?”

  钟萃先看了看枕边,“皇子呢?”

  芸香退开身,露出旁边的小床,皇子正在小床上睡得正香呢:“是秋夏两位嬷嬷说的,姑娘需要多歇息,皇子不时便要奶嬷嬷喂奶,怕打搅了姑娘,便把小床给搬了来。”

  钟萃微微侧身,身下顿时一痛,她咬咬嘴,目光放在小床上,目光细细在皇子身上描绘,眼中软成一片,芸香轻声在身边说道:“咱皇子一点也不闹腾,连嬷嬷们都说皇子是她们见过最安静的了,奴婢方才瞧了好一会,不过现在也瞧不出皇子到底像谁,倒是听伺候的说,陛下已经看出来了,说皇子似陛下。”

  提及天子,钟萃这才分出一点心神来:“陛下呢?”

  “陛下天快亮了才回了前殿,临走前还吩咐了,要奴婢们好生照顾贵人和皇子的。”

  年节时下,宫中也封了笔,闻衍找了好几个名儿出来,都是难得的好名,他却还有些不满,只皇子名拖不得,总是要定一个下来,闻衍最终定下了“明蔼”这个名,还问过钟萃,钟萃自是应承的。

  冬日寒凉,对刚生产的妇人来说却是正好,钟萃在床上躺了数日才能下地,连圣旨都未亲自接下,闻衍翌日便下了旨,擢升钟萃贵人身份为嫔。

  钟萃身子渐好,皇子也逐渐褪去了刚出生的皱巴巴,小脸圆润乖巧,一日便是多在睡,钟萃也能伴着他许久。

  这是她失而复得的珍宝。

  皇长子降生后,天子每日都会来缀霞宫坐一坐,直到前朝揭笔,百官上朝,因忙着官员调任之事,这才改为三日一次。

  下晌,天子照旧召了两位太傅和吏部尚书乌大人商议过国事,乌大人先行告退,闻衍端坐御案,看了下边两位太傅:“两位太傅可是还有事?”

  彭范两位太傅拱拱手:“是为中宫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