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钟娘娘家的日常生活第56节(2 / 2)


  钟萃蹙着眉心,有些为难,她如今也是读书明理的了,天子虽如今甚少教授她知识,但她的启蒙由他教导,遗他一分半分所想,自是猜测到天子真正所想。

  上回嫡庶的话尤言再耳,钟萃怕惹了人不悦,微微叹了口气,想着听过的心声,杨培说的对天子所言要婉转,夸赞,她吸了吸气,缓缓开口:

  “陛下是万民之主,亦是百官之主,天子乾坤独断,一言九鼎。”钟萃觉得已经夸够了,这才慢慢说出最后几字:“非优柔寡断之人。”

  她端坐在身侧,小脸十分认真。

  闻衍叫她说得冷不住冷哼出声。身为天子,这还是头一回有人用这般不高明的三言两语暗指他行事作风的。这钟氏好大的胆子!

  他的话外音她半点没听懂,反倒是学会了这样说话,还用到了他身上来了。

  第85章

  天子久久不出声,钟萃心里有些忐忑,她眼眸朝上瞥了瞥,与天子幽深的眼眸对上,似要把她卷进去一般,钟萃顿时移开目光。

  闻衍见状,唇角又勾起一缕讥笑。不会听,倒是会说,他还当她如今胆子大起来了,不止能说出嫡庶无区别这等大逆不道的话来,还可以一句话带出几层意思,他还当她已经无师自通起来了,没料还是这点跟入宫时没差别的胆子。倒是会逞一逞一时之能。

  江陵侯府如今身为嫔主子和皇长子的外家,与上一道请来的折子时不同,彼时钟萃位份低,不过是末等的才人美人,江陵侯挂一个五品闲职也无关紧要,旁人也不会在意,但如今不同,嫔主子的娘家,皇长子的外家,若江陵侯还是一个五品闲职,旁人看过来,钟氏母子的面上也无光。

  闻衍推行科举,对此等只能蒙祖荫入朝的世家子弟格外不喜,早早便开始着手排挤这等世家子弟,如今有科举子弟入朝,已稳当在朝中占据了位置,只需再推行几年,这等腐朽风气便不会再存在,因此,按闻衍本人来说,他并不愿在此处上破格。

  只考虑到他们母子,他在前殿再三思量过,这才带了折子来。他一番好心叫她挑选,便是她选了给江陵侯升迁,他便也再为他们破格一回,最多再教导她一回此事可一不可再二,天子行事自有章法气度,若是回回都为他们破例,长此以往朝政不稳。

  他便也不与这钟氏继续绕弯子了,她是听不懂,倒是会说,最后倒是叫他一堵,给他堵心,她反倒楚楚无辜。

  闻衍缓缓开口:“上边写的你可看清了?”

  吏部给江陵侯递来的折子中这回倒不提江陵侯过往当差的功绩了,只是着重强调了江陵侯如今只挂了个五品闲差,又身为皇长子的外家,到底在身份上不匹配,后宫皇子们的母族,代表的是皇子脸面,若母族当差的在朝中官位如此低位,也叫皇子颜面无光,何况这是陛下皇长子的母族,更应该给几分脸面。

  朝中往前以外戚身份谋求官职的不胜枚举,先帝时最有名的便是先帝抬了苏家,让苏家不过从一介小官之家一跃成了勋贵大族,先帝对苏贵妃爱屋及乌,对苏家也十分大方,其她仗着外戚身份被抬的,也不过是抬上一阶二阶作罢。

  宫中钟嫔不到两载封嫔位,又诞下如今的皇长子,足见天子的爱护,若是能如同先帝时候那般成第二个苏贵妃,那钟家便能跟苏家一般,一跃成了最炙手可热的家族。

  自古用女儿入宫博取富贵的络绎不绝,到如今心成了心照不宣,只要宫中有女儿受宠,娘家便能跟着水涨船高,从此荣华富贵。如此仗着外戚身份入朝的官员不在少数,便如前朝的苏家,贵妃生父苏大人不过是一个小官,凭借着贵妃在宫中受宠,不时在天子耳边吹耳边风,不过数年便由一届小官升迁至当朝一品大员,为官员首位。

  若那苏贵妃生父有大才便罢,偏生此人没有半分能力,能做到一品大臣也不过是全靠着宫中的裙带关系上位的,而叫此等人坐上高位,朝堂又岂有不乱的道理。闻衍登基后,耗费数年才将这一群将朝中搅得乌烟瘴气的奸臣肃清,只留下挂着闲职的,官职不高的世家子弟留下。

  便是他破格一回,给那江陵侯也不过是挂一个四品闲职,绝不会叫他有机会碰触到朝上来的。

  钟萃轻轻点点头:“臣妾看清了。”

  折子上不时便提到了她,还夸了她不少,赞她德才兼备,盛赞之后又提及到江陵侯钟正江身上,夸他会养育子女。钟萃板着小脸,一字一句的说了句:“侯爷才没养呢。”

  她还未进宫时,侯爷从不管内宅之事,若不是逢年过节能见上她们这些庶子女,怕是连他们的模样都记不得了的。

  闻衍出言提醒她:“如今你为嫔位,又是皇长子生母,若是提出来,朕也并非不能破例,只这一回,若你要给他升迁,朕便破这一回,再给他按个闲职,但若你不给他升迁,这回作罢后,往后朕也不会应承给他升迁,便是你再如何高位都不行了,你可明白?”

  闻衍话中意味深长,提前先把事情一五一十同她讲个明白,也为了怕她日后后悔,只天子一言九鼎,到那时便不会再有破格一事了。

  中宫之位,可堪与帝王比肩,是嫡妻,自是应当给予尊敬的,这钟氏既是天子选中的中宫人选,闻衍便不再拿她只当个普通嫔妃对待了,缀霞宫的一应也上心了几分,若是遇上这等事,也会仔细与她讲个分明。

  若钟萃还是普通嫔妃,他自是不会对她的一应上心,帝王恩宠不过便是吩咐人伺候上心,多赏赐下来,叫司务处给添置些摆件器皿,更不会这样把前因后果解释一番的。早在通政司那边把折子呈上来便叫他压下了,连抽空都不必再过来一趟的。

  钟萃对江陵侯府着实没有太多情分,便是现在从陛下嘴里听到往后江陵侯再也无法升迁也没有犹豫。上辈子她还一心记挂着在侯府的生母秦姨娘母女,念着骨肉血亲,这辈子钟萃却是不会再挂念了,王张两位嬷嬷出了侯府,芸香又跟在身边,她连最后一丝顾虑都没有。

  钟萃听得认真,老老实实的摇头:“臣妾听明白了,只朝中大事臣妾不懂。”钟萃不挂念侯府,也不恨他们,“若是他们入朝为官,做出了功绩,陛下认为该提拔一二,自该给他们擢升,若是他们德不配位,陛下认为不该提拔,自是叫他们维持原位,臣妾并无异议的。”

  闻衍仔细看过,见钟萃神情做不得假,那双水盈盈的眼中清澈见底,眼眸十分认真,心里一松。

  他不由得想起了宫中的其她嫔妃来。宫中的嫔妃若是得知娘家有这样擢升机会,且由天子亲口承诺,不知该有多高兴的。外戚和宫妃,向来是如同藤曼一般缠绕而生,宫外母族势大,在宫中自然有法子如鱼得水,若宫妃得宠,在外的母族又可凭借这份恩宠谋求富贵,相互哺育回馈。

  便是曾经那淑、贤两个,都曾在他耳边婉转的说过几句娘家的好,她们话说得漂亮,都是三言两语的讲几句家中的兄弟姐妹,顺便提一提在朝为官的生父,也不明白的说认为辛苦了,只提上一嘴大人们做了哪些好事等。

  钟萃却是连一回都不曾提过江陵侯府,唯一一回还是给江陵侯府的三少爷送佛经。

  前岁里江陵侯府长房嫡子庶子都考中秀才,在世家里也少见。两位太傅也曾在闻衍面前提过几句钟家庶子的事,夸他学问好,只最后他的成绩却要低过嫡子。

  闻衍想着这钟氏的启蒙是钟家这位庶子教导的,她还特意给人抄过佛经,想来从前关系不错,闻衍心中不愿叫江陵侯这等能力不足的人坐上高位,却对腹有诗华,有学问的人向来多添了几分宽容。

  闻衍眼眸动了动,若过上几年,钟家这位庶子当真过了科举入朝,看在钟氏的面上,他便给一分恩典却也是无妨的。

  他轻轻颔首:“那便好。”

  秋嬷嬷走到殿外,朝守在门口的杨培小声问:“陛下可还在里边?”

  杨培轻轻朝里看了眼,点点头。

  杨培不知秋嬷嬷的意思,正想问,里边夏嬷嬷抱着皇长子出来了,秋嬷嬷把奶娘都安置在了偏殿了,就等着抱了皇长子去。

  杨培满脸疑惑,便是殿中闻衍也不解,还带着几分不悦来:“明蔼不是正睡下么,缘何把人给叫醒了。”他的皇长子金尊玉贵,哪能连安歇时被宫人给叫醒的,简直是岂有此理。

  钟萃时常见到,早已便习以为常,忙跟他解释:“非是嬷嬷们非要叫醒了他,明蔼已经睡了快一个多时辰了,该喝奶了,他每日除了喝奶,醒时的时间也不多,只到底只喝了奶,到时辰了定是要叫醒了给喂一喂的,嬷嬷们也是怕他给饿着了。”

  如他们每日食五谷饭菜,但皇长子只喝点奶,是以一日便要多喂些次数。闻衍这才不提。

  夏嬷嬷抱着人去偏殿里喂了奶回来,给闻衍两个福了福礼:“陛下,娘娘,皇子刚喝了奶,奴婢已经抱了会了,却是不见睡了。”

  往常也有这种情形,喝奶后会醒一会,等钟萃陪着他顽一顽,很快便又睡下了。钟萃朝她伸伸手:“嬷嬷给我吧,本宫陪他玩会。”

  夏嬷嬷把人送过去,见钟萃抱着有模有样的哄着,忙问:“娘娘,可要奴婢取了那拨浪鼓来。”

  “取吧。”钟萃想了想,叫夏嬷嬷把花色最浓的那个取来。

  夏嬷嬷进了内殿,很快便把拨浪鼓取来,正要轻轻摇一摇,闻衍朝她伸出大掌:“朕来试试。”

  夏嬷嬷略微犹豫,却还是恭敬的放了上去,退到钟萃身后。拨浪鼓轻轻敲响,钟萃怀中的皇子原本朝方向一瞥,又很快紧紧的盯着母妃的脸,又像是在确认一般,看了好一会,嘴角还隐隐露出个笑来,在襁褓里的小手突然握了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