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炮灰婆婆的人生(快穿)第221节(1 / 2)





  肖满满不是李琳琅腹中的蛔虫,不知道她的想法。但是,她此时心情不甚美妙是真的。

  “姑娘,老爷对你真好,同样是孤女,我就没有您那么好的福气。”

  李琳琅摆了摆手,语气里满是嘲弄:“什么福气!”她呵斥道:“不要再提这件事。”

  肖满满心底愈发好奇,试探着道:“老爷不愿意,您就听他的话重新嫁人嘛,反正老爷不会亏待了你。”

  这倒是事实!

  可若早知道他是废人,对自己是不能靠近,她之前就不会那样对潘子峰,也不会落了孩子。

  反正,李琳琅越想越难受,满腔的愤怒无处发,一会儿想着潘元武不该欺骗自己,一会儿又想着,他和自己既然没有以后,当初为何要对她那样温柔?每次她一生气,他急得什么似的,为何就不知道避嫌?

  “满满!”李琳琅怒了:“你到底想打听什么?”

  肖满满一惊,急忙解释:“我只是担忧姑娘,并无其他的想法。姑娘不愿意说,我不问了就是。”她算是看出来了,李琳琅好像生了潘元武的气,可到了什么程度还不好说。她垂下眉眼:“姑娘,之前您说过,只要我帮你做事,您会让我如愿。您能不能先把我送回潘家?”

  “不行!”李琳琅想也不想就拒绝。

  肖满满心里咯噔一声。

  李琳琅这分明是又放不下潘子峰了。难道她和潘元武真的闹翻了?想到此,肖满满坐不住了,找了个借口进城,直奔潘家。

  紧接着,柳纭娘就知道了此事:“你的意思是,李琳琅不知为何突然变了心意,又放不下子峰了?”

  肖满满低着头,脸颊羞得通红:“是,我刚表露出想靠近公子的想法,她就生了气。”

  明显是把潘子峰当做了自己的东西,还是不容人觊觎的那种。

  忒霸道了。

  “她想再多都没用,子峰定亲了。”柳纭娘面色淡淡:“未婚妻是医馆东家,她李琳琅……说白了,除了一整脸稍微好看点,其余什么都不会,连最基本维持人际关系都不能,纯粹就是个废物。我巴不得她离开。既然走了,想再回来,那是白日做梦!”

  肖满满脑中一片空白。

  不止是因为潘子峰定亲,而是因为林玉兰的话。

  李琳琅什么都不会,她肖满满也一样,甚至她容貌也只是寻常……这样的人,林玉兰是看不上的。

  捏着一枚银角子回去的路上,肖满满整个人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似的,打不起丝毫的精神。

  于是,潘元武就发现,整个院子里气氛低迷。每个人都不高兴。就连孩子,这两天都沉默了不少。

  一转眼过去了两月,天气越来越好,柳纭娘炮制药材太累,打算收两个弟子,也是希望有人能搭把手。她想学医,不想把自己陷入在一大堆药材里,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丝毫好处。

  院子不大,人多了后就转不过来。柳纭娘这小半年赚了不少银子,想要在城里买大点的宅子,还是有些艰难。她干脆去了城外,买下大片庄子,还能试着种种药材。

  潘子峰还留在城内,柳纭娘带着一群人搬了出来,花了小半个月,才安顿下来。

  庄子是三进的大宅子,后面连着一大片田地,还有小片果园。就这,只能在城里买一间小院。

  这一日午后,柳纭娘正带着人在地里下药籽,她以前倒是看到过别人种药材,但自己种,还是第一回。因此,她特别用心,每日大半的时间都花在了这上面。

  “东家,公子到了。”

  柳纭娘有些意外:“不是昨天刚来么?”

  潘子峰和余甘草已经定亲,相处得挺好,留他在城里,也是为了帮他的忙。

  “还带着小公子。”

  柳纭娘恍然,潘子海回来了。

  没多久,柳纭娘就看到潘子峰身边那个身长玉立的年轻人,和潘子峰有些相似,眉眼带着稚气。

  记忆中,潘子海一心扑在武道上,比同龄人武功好得多,还有了个不错的师父,没有人敢对他使计,因此,人比较单纯。

  “娘!”

  翩翩公子到了跟前,一笑便成了傻气的模样。

  已是十几岁的少年,成亲早的话都有了媳妇,说不准还做了爹。

  柳纭娘有些不忍直视。

  边上的潘子峰面色也一言难尽。

  230. 第九个婆婆 二十九      林玉兰对……

  林玉兰对这个孩子, 心里特别想念,练武要的是心无旁骛,孩子喜欢, 她便得支持。因此,那边不回,她也不去打扰。

  “怎么回来了?”

  说着, 帮他整理了一下衣领:“长高了不少。 ”

  上次回来还是半年前呢。

  潘子海笑呵呵:“师父下山访友, 顺便让我回来探望你们, 我都不知道家里买了新庄子。”他左右观望了一圈:“挺好, 比家里那个小院要好得多。”

  柳纭娘笑了:“你要是喜欢,娘过段日子买一个送给你, 让你师父也搬过来陪你住。”

  没有母亲不想念自己的孩子, 林玉兰想要靠近, 那是有心无力。柳纭娘制药,也是想要把潘子海搬到身边,哪怕每年只在边上住半年,也比母子分离要好得多。

  潘子海摆了摆手:“娘, 不用花这笔银子。师父要是不住,可就白费了。”他六岁离家, 别的不知,学着节俭还是知道的。

  柳纭娘没有多说, 带着兄弟俩回到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