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炮灰婆婆的人生(快穿)第261节(1 / 2)





  夏青兄妹俩看着赵冬青,沉默不语。

  原来这人真的可以被气死。

  赵母嚎啕大哭:“娘的儿啊……”扑到了床前,嚎得惊天动地。

  这么大的动静,惊着了邻居,很快就有人上门。本来众人也都知道赵铁匠兴许熬不过去,听到赵母哭,都觉得人不行了。

  因此,过来看到人果然断了气,一点都不意外。立刻就张罗着办丧事。

  赵母瘫软在地上,好半晌反应不过来。

  夏青和春花跪在床前,村里前来帮忙的人左看右看,最后蹲在了夏青跟前:“这丧事……”

  柳纭娘率先道:“丧事自然该问长子。再说,我们可是和赵家无关了的人,最多算一门亲戚,家人还在,哪有让亲戚出银子准备丧事的道理?”

  于是,混混沌沌的赵母被摇醒,掏银子准备丧事。拿铜板时,她又哭了出来。

  若不是这些铜板,儿子也不会死。这么一想,她心里愈发歉疚,一闭上眼,就是浑身是伤的儿子质问于她:银子就那么重要吗?您拿儿子的命换银子,为何您不死?

  赵母心里不安,根本就睡不着。人已经不在,事已至此,她觉得唯一让自己安心的法子就是给儿子报仇……她打不过那几个男人,再说,他们打人只是儿子的一面之词,她贸然找上门,兴许还会被倒打一耙。

  想去城里报官吧,她又有点不敢去,加上得办丧事,只能往后放一放。

  不过,当她看到胡大银和胡家人一起进门时,到底还是忍不住,扑上去就挠胡大银的脸:“你还我儿子的命来。”

  胡大银惊讶:“大娘,这话可不能乱说。姐夫受伤的事我是最近才听说的,您再伤心,也不能随便污蔑别人啊!”

  他是个男人,本身力气挺大。赵母好几天没有睡好,又大受打击,被他一推,直接摔倒在地。

  赵母也不起身,就坐在地上扑天抢地:“没天理啊……凭什么杀人不犯法……我要去衙门告……你们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欺负过我儿子的人,都要替他偿命!”

  她眼睛血红,头发凌乱,看起来跟疯子似的。

  胡大银有些害怕,便往后躲了躲。

  赵母连滚带爬扑过去,凄厉大叫:“你还我儿子命来!”

  这么多人面前,胡大银不好冲着刚失了儿子的赵母动手,只能且战且退:“快拉住这个疯子,不关我的事。”

  280. 第十个婆婆 三十七      有这么多……

  有这么多人在, 赵母不可能打得到人,倒是把自己折腾得气喘吁吁。不过,胡大银也没有多留, 咒骂着溜了。

  丧事还算顺利,人刚刚下葬,赵母就把夏青兄妹包括柳纭娘都请到了一起。

  “今天来说说分家的事。”

  她算是看出来了, 赵冬青根本就靠不住。这养老送终的事, 还是得指望夏青。既然如此, 就不能把人往死里得罪, 儿子没了,家里的东西就该拿出来分一分。

  赵秋喜也在, 顿时就不依了:“夏青兄妹俩拿了五两银子出门, 那是他们主动要走的, 可没有人撵。走都走了,哪还有回来分家的道理?”

  赵冬青深以为然。

  赵母沉下了脸:“家里有多少东西,那都是祖上传下来和你爹攒的。你若真要计较个明白,你爹临终之前可说了的, 家里的宅子地,还有镇上的铺子, 都留给夏青。你要是没意见,咱们就照你爹的想法办。”

  赵冬青简直要疯:“想得美。”

  夏青一脸无奈, 他脸上两个大大的黑眼圈, 已经好几晚没有睡好。父亲虽然偏心, 但也没有刻意苛待他。因此, 在父亲病重之后,他才会回家来伺候。但也仅此而已。

  “我不要家里的东西,伺候父亲离开, 这是为人子的本分。”夏青看向赵冬青:“从今往后,你好自为之。”

  说着,母子三人就往外走。

  赵母急了:“赵家就得他们两兄弟,本来就该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分。二翠,你可别犯蠢。”

  柳纭娘头也不回:“要不要家里的东西,夏青自己心里有数,我不会勉强他。”

  赵母强势道:“一是镇上的铺子,二是村里的宅子和地。他们兄弟俩各选其中一样。”

  赵冬青一脸不满,他舍不得家里的地,也舍不得镇上的铺子。一时间左右为难。不过,他还是那句话:“夏青拿了五两银子离开,就已不是家里的人。”

  夏青懒得掰扯,赵家的东西不少,但是,他勤快点做生意,最多两年就攒下了。

  “夏青,铺子给你!”赵母率先道。

  她回过头,看向赵冬青:“你以后就留在家里种地!”

  赵母说到做到,还特意送了地契来,夏青直接租了出去,租金攒着,准备日后花在赵母身上。

  *

  丧事办完,柳纭娘又回了镇上做生意。

  但是,对于赵家人来说,事情根本就没完,赵母又跑去找了胡大银,骂他是杀人凶手。她情绪激动,话说得难听,胡家人忍不了,跑出来还嘴,然后打了一架。赵母打不赢,反而受了伤。

  胡家扬言,若是赵母再敢上门,他们就告赵家人污蔑。

  这一下,赵母有些被吓着。于是,又去找了周桂琴,扬言要她给自己儿子偿命。

  周桂琴但没有避而不见,出门来哭哭啼啼说自己命苦,又说赵家人偷拿她的银子。使计把她撵出来,更是把这种事也往她头上按。

  这么一说,赵母确实挺过分的。

  赵母被这个女人害得家宅不宁,儿子都丢了一条命去,还被村里人指责,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她一咬牙,跑去镇上找了镇长,告周桂琴做暗娼。

  无论做什么生意,都得去衙门备案,花楼也一样,每年都要交税。尤其风月生意,税更是收得高。各个地方都有不少暗娼门子,每每抓到,都是要关大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