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8节(2 / 2)


  约莫半个时辰后,浩浩荡荡一群人到了朝堂之上,两侧各站着两队身着朝服的官员,中间那一处从里到外,一直延伸到阶梯间,整齐的摆满了桌椅蒲团,上头放着笔墨纸砚,内侍监从怀里取出一份文书,依次念着名儿,点到的那人便依次在前头的位旁站着。

  四百七十三位贡生全部到场,片刻后,便有唱报的太监尖锐的报道:“陛下驾到。”

  在场数百人呼呼啦啦的一同拜服在地,行了大礼,口呼:“陛下万福金安,愿陛下吉祥,四海升平。”

  龙头侧边,水晶珠帘被掀开,发出清脆的声音,而后,魏君带着一对宫娥踏入殿中,待魏君端坐于龙椅上,目光威严的扫荡了一圈后,方沉稳的抬手:“诸位爱卿请起,各位贡生们请起。”

  “谢君上,”又行了谢礼,所有人皆是站起了身,微微垂头,半垂着眼未敢直视天颜。

  “今年国泰民安,四海升平,朕很欣慰,且太子之位已立,逢此大喜之日,又得有诸位良才美玉,实是我大魏之福,”魏君又道:“诸位之才朕略有耳闻,今日,便让朕大开眼界,一堵我大魏良才的旷世之才吧!来人,赐卷。”

  那卷是一白卷。

  在两侧朝廷命官和上首魏君的瞩目下,端坐于中间的诸位贡生们颇感压力,尤其那最前头的,更是激动的手指微颤起来。

  “大魏虽如今国泰民安,但总有些贫瘠荒凉之地让百姓苦寒不已,朕每每回想这些便夜不能寐,诸位贡生,若你们是那贫瘠之地的官员,会如何妥善安置百姓,以让他们安居乐业?”

  魏君问。

  带领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到吃穿不愁很容易,但要带领十个、百千个、上万个那便是民生问题了,此论别说考校在场贡生,便是询问在场官员也得为难不已。

  问了这个问题后,魏君在朝堂上待了几刻,便转到了后殿歇息,伺候魏君的大总管来福捧了一杯热茶放在案前,见魏君忧心忡忡,口里安慰:“陛下不用担忧,这一届贡生们见识眼界均是不凡,想必往后能为陛下解忧才是。”

  魏君喝了茶,叹道:“这一届,本君倒是有两人非常看好,就拿上回那策论来说,真真是说到了本君的心坎里,尤其那谁……”

  来福会意的接口:“姓郁,渝州府的郁举子。”

  魏君点点头,称赞起来:“对,尤其这位郁举子,那篇策论真是如给朕下了一场甘霖,分析得足够到位,也足够有深意,若按照他之法,想必那亡州之地用不了多少年便能让老百姓吃饱喝足了。”

  来福趁机捧了魏君:“那也是陛下开恩才让这位郁举子有了这番造化,否则他就算空有惊世才华,也毫无用处。”

  魏君笑了起来:“你这话不对,若是他当真有惊世之才而朕却因着过往一些小事便耿耿于怀,只顾着君王颜面,那岂不是我大魏的损失?”

  “是是是,陛下言之有理,”来福笑容加深,一副陛下说什么都有理的模样。

  魏君早习惯了他这一副模样,又道:“还有一位晏州府的宣姓学子也很是不错,功底扎实,见识和阅历也是不凡,听闻此子与白家有何关系?”

  来福一听魏君问话,忙答:“是有几分关系,那位宣和学子的母亲乃是白家三房的一位庶女,当年远嫁晏州去了,据老奴所知,这宣和学子自小聪慧无比,拜得平衍大儒为师,且在外游历了几年,那份见识定然非旁人所能及。”

  魏君似对这二人格外看好,又说了一次:“朕对他们期望颇深啊,只盼此次殿试莫要让朕失望才是。”

  这一场殿试策论,从清早直到申时才得结束,待内侍监们收了试卷后,贡生们才得以在人带领下鱼贯而出,各自回去等候放榜通知。

  且不替收卷后立刻便有数位大人连夜批阅试卷,便是参与了殿试的贡生们此刻也是累极,郁桂舟三人搀扶着上了马车,待回了清澜小院,连晚饭都未用倒头便睡,直到第二日清晨,三人才精神抖擞的站在了前厅里头,双眼发绿的用着早饭。

  “慢些慢些,你们慢些,”姚未一边担心,一边暗道,待日后他参与那殿试后不也会如此吧,瞧这几位给饿的。

  事实上,他们会如此,多是因压力太大造成的,毕竟在魏君眼皮子底下科举,在那么多大臣的注视下握笔书写,对连官场都没进的学子来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儿。

  吃饱喝足,三人依靠在椅上,喝着热茶,长长的嘘出了一口气儿,科举之路,至此,落下帷幕。

  作者有话要说:  都考到了这时候了,已经考到头了是不是。

  接下来将要开启新章节了哈哈哈。

  第147章 皇都之行(十)

  魏国三十九年九月十五日, 逢太子盛典, 君以开恩科以示恩泽,会考试共录取四百七十三人, 其有三人力压群雄, 最为出色,特以“状元”、“榜眼”、“探花”之称号宣以四海,以举国学子闻之。

  从皇宫出发的唱报队伍浩浩荡荡的朝着街道某处出发,其中有人手捧金花乌纱帽、大红袍、牵着金鞍红鬃马,吹锣打鼓好不热络,后边还跟着不明就里看热闹的老百姓、各学子等等。

  队伍一路行至普通官吏的街道,在一处名为清澜小院的地方停下, 而此时, 被白家一行人派遣出去打探消息的小厮们也狂奔着跑了回来,边跑边喊:“大喜,公子大喜了!”

  被各种声音纷纷吵闹出来的郁言等人正踏出门口。

  “怎么了这是?”

  正问着, 小厮和那报唱的同时在大门处停了下来。

  那带队的头一人穿着一件官服, 面容和煦, 朝几人抬了抬手:“请问哪位是郁桂舟郁老爷?”

  心里本就诧异心惊的白晖几人同时指了指中间的郁桂舟,而郁公子本人也呆若木鸡, 直到被人给推了一把才回了神,上前两步,回礼:“在下便是。”

  那大人忙摆摆手:“使不得使不得,状元公客气了。”

  “嗤!”周围传来一圈又一圈的吸气声儿,目光灼灼的看着那年轻俊美的男子, 还有些不可思议,这可是状元郎呢,委实太年轻了些。

  “状元郎,状元郎!”

  姚未连连说道,围着郁桂舟团团转,狂喜起来,比他自个儿中了状元还激动万分:“郁兄,你是状元公呢?”

  这时,纷纷有人道贺起来:

  “恭喜状元公,贺喜状元公。”

  “恭喜状元郎了。”

  “……”

  白晖、施越东也真心实意的抬手:“恭喜郁兄喜中状元!”

  “大侄儿啊,”郁言突然感触起来,一把拍在他的肩上:“五叔果然没看错你,好样的,我郁家就靠你了!”

  说完这一番话,郁言面容一肃,豪迈的摆摆手:“多谢各位捧场,来报信的通通有封红!”这回不用姚未提醒,郁言便从容的让陈蕊从里边拿了些封红,还让人抬了些铜板过来,把封红一一递给了报唱的人、看榜的下人,又在门前洒了些铜板,一时,整个清澜小院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