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章(2 / 2)


  饭后两人各自休息,一夜好梦,醒来的时候就是中秋了。

  庄夫人派迎春来请宋殊去庄家过节,宋殊问唐景玉想不想去,唐景玉摇摇头,对迎春道:“你去回老夫人,就说晚上我再陪她赏灯,白日里就不过去了。”合家团圆的日子,庄家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她不想去凑热闹,还不如跟朱寿过呢。

  宋殊一个外人更不会去。

  迎春领命走了,灯铺里冷冷清清的,宋殊就教唐景玉朱寿做柚子灯。

  红日偏西时,宋殊要出发了。

  “钱进,你跟朱寿坐一起,看好灯笼。”宋殊领着一身男装的唐景玉站在为首的马车前,吩咐二人去坐后面那辆马车。

  “掌柜放心吧,我一路上决不让这灯离手。”钱进笑呵呵地保证,这可是注定要夺魁的灯,关系到宋家灯铺在嘉定城的龙首地位,他赔了命也要看好灯笼啊。

  朱寿也觉得这是大任,都没看唐景玉,寸步不离跟在钱进旁边。

  宋殊看着他们上了车,才转身扶唐景玉,“走吧。”

  车前放了木凳,他左手托着唐景玉左手,右手虚扶她腰,体贴入微,弄得唐景玉挺不好意思的。

  她就是棵野草,与其被宋殊当成娇花般小心护着,她宁可宋殊把她当男的看啊。

  ☆、第32章

  仲秋夜,天上一轮明月早早就爬上去了,嘉定城里灯火通明,但赏灯最好的去处,还是城郊的汇龙潭岸边。

  汇龙潭湖波荡漾,月影月华浮于其上,波光粼粼。潭中有座应奎山,名为山,其实只是一座小小的水中岛,远观碧树繁茂,亭台楼阁掩映其中。此时岛上各处灯光辉映,四周更是围了一圈大红灯笼,岸边水里还浮着龙船龙灯,夜黑灯黄,照得整座小岛如龙宫现世。

  唐景玉站在船头,眼睛有些不够使了。

  “湖风太大,披上吧。”宋殊从船篷里走了出来,将一件披风围在她身上。

  他们坐的是艘双篷船,钱进朱寿在另一边的船篷里。

  唐景玉确实有点冷,便拽过披风带子边系边兴奋地道:“掌柜这里真好看,杨昌非要回家过节去,等他回来我跟他学学,他肯定会后悔的。”

  她眼里也有灯光,宋殊笑笑,看向前方道:“不是谁都像你这般喜欢热闹。”

  他很少笑,唐景玉仰头看他,夜色恍惚,柔和了他平日的清冷,她忍不住把心底的疑惑问了出来,“掌柜也不像是喜欢热闹的人,为何要参加这些花灯比试?还有掌柜为何要辞官啊?我听钱大哥说四年前皇上打胜仗你立了大功,如果你不回来,或许能封爵位的。”

  当初京城那两次见面,每次她都如身在泥潭,越苦,就越觉得马上的宋殊如仙,因此印象特别深刻,以至于宋殊稍微对她好点,她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宋殊没料到她会这样问,微微诧异后坦然道:“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宋家祖上是做灯笼的,就要一直传承下去,战功爵位谁有本事都能得到,宋家的手艺却只此一家。我既然做灯笼了,这些制灯师傅们看重的比试自然要参加。”

  说完了,他侧头看她:“为何觉得我不喜欢热闹?”

  他眸如点墨,眼里倒映着波光,璀璨明亮又难以琢磨,唐景玉不敢多看,别开眼道:“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掌柜不爱笑吧,平时除了做灯笼对什么都不太上心的样子。”

  宋殊没再接话。

  两人默默地站着,唐景玉瞅瞅对面,见距离小岛还有段距离,转身道:“我去那边看看。”宋殊做的灯笼她还没看过呢,宋殊拿出灯笼时上面就有东西遮着,钱进嘴上说不会偷看,唐景玉不信他会不好奇。

  “想看灯笼?”宋殊拦住她,“外面风大,去里面坐吧,少打歪主意。”

  唐景玉看看挡在一侧的身影,认命地进了船篷。

  大概一刻钟后,船靠了岸。

  今晚能来岛上的都是官绅富商,这些人最看重体面,所以岛上很是清幽,不用担心有人突然跑出来撞你一下。官府更是派了差役在各处看守,以防灯笼落地走水。

  宋殊领着唐景玉走在前面,钱进朱寿二人在后,没多久就到了一处灯火辉煌处。

  那是两座相隔只有几丈远的塔楼。

  这样喜庆的日子,对女眷的束缚也松了些,自从有任知县请老母入塔楼观灯后,那座塔楼就得了凤楼的雅名,专门供太太小姐们赏灯游玩,而男人们则在对面的龙阁品灯赛灯。

  宋殊让钱进二人先去龙阁,他带着唐景玉朝凤楼去了,“师母在上面,我送你过去,花灯比试后再来接你。你在里面老老实实等着,不许四处乱跑,否则以后都别想跟着出来。”

  唐景玉乖乖点头,“掌柜多虑了,外面黑灯瞎火的,我怎么可能出来乱跑?”

  宋殊并不怎么相信,但他有事情要做,只能信她一回。

  凤楼分为三层,最下面一层坐的是员外富商们的家眷,第二层坐的是望族和普通官员的家眷,顶楼便是萧知县家的女眷了。不过南山书院颇负盛名,庄寅更是本朝大儒,别说嘉定知县,就是苏州知府对他也要敬重三分,所以庄家女眷也能在顶楼占据一席之地。

  柳 姨娘的身份是万万不可能来的,庄夫人向来和善,懒得与大房那边计较,因此把两个儿媳妇都带来了,但庄夫人不愿听庄文恭妻子虚情假意或话里有话,也不想在这 种场合显得偏颇三房,索性让那妯娌俩领着各自女儿呆一间,她自己坐在雅间里享清净。往年她会跟萧家老太太说说话,或是把庄乐叫到身边陪伴,今日外孙女要 来,她当然不会再找旁人,连庄乐也没叫,怕外孙女不喜欢。

  “再去看看,怎么还没到啊?”茶壶里的水都要凉了,庄夫人吩咐小丫鬟换新茶,又催迎春出去瞧瞧。

  迎春赔笑:“您真心急,都催了好几遍了,一会儿见了姑娘我可要说给她听。”说着跟换茶小丫鬟一起走了出去,没走两步呢,后面突然有人叫她。迎春皱了皱眉,回头时面带浅笑,“大姑娘唤我何事?”

  庄宁今天特意打扮过的,桃红绣缠枝花的褙子,下面妃色长裙,她相貌又好,若不是知道她性子,迎春也愿意赞一声人比花娇。

  “你要去哪啊?我看你进进出出四五趟了。”庄宁轻步走了过来,语气亲昵极了,“祖母有何吩咐吗?”

  这事没啥好瞒人的,她想打听迎春就解释给她听,“老夫人请了玉姑娘过来,让我看看人到了没呢。那我先下去瞧瞧,大姑娘自便。”

  庄 宁眉尖蹙了起来,对于宋殊收在身边的第一个丫鬟,她也想看看是何模样。正犹豫是一会儿听到动静出来看看还是在外面等一等,就见对面楼梯口走上来一男一女。 男子穿了一身月白圆领袍子,修长挺拔如芝兰玉树,女子丫鬟打扮,发髻上簪了朵粉锻绢花,耳上戴着小巧的碧玉坠子,相貌虽美却不惊人,至少比不上她,但那双 顾盼生辉的桃花眼却灵动极了,让人情不自禁多看几眼。

  庄宁暗暗攥紧了帕子,上上下下打量唐景玉一眼,心生嫉妒。长得不如她,身段还不如二妹明显,这样干扁扁的小丫头,宋殊到底看上了她什么,竟然让一个小丫鬟穿如此好的绸缎衣裳?还有小丫鬟的神态举止,跟个主子差不多了,定是宋殊惯出来的。

  玉姑娘,一个不知哪来的丫头片子,当得起那三个字?

  眼看二人越走越近,庄宁连忙收起对唐景玉的嫉恨,笑盈盈朝宋殊走了过去,惊喜溢于言表:“二叔怎么过来了?”

  庄 家一共两个姑娘,唐景玉一看庄宁身形就猜出她是哪位了,说实话她对庄宁没啥感觉,只是此时听了她娇滴滴一声二叔,唐景玉身上立即起了一片小疙瘩。偷偷看宋 殊,对上男人冷若冰霜的脸,唐景玉忽然幸灾乐祸起来,忍笑问迎春:“祖母在哪儿?”她知道宋殊这副样貌招人稀罕,可不想打扰他招惹桃花,这么大岁数还没成 亲,外祖母着急,她也挺纳闷的。

  迎春连忙替她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