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带球跑文的学霸宝宝第82节(2 / 2)


  陈老这么一说苏如伊就理解了。

  确实,因为她是站在30世纪的巨人肩膀上想问题,所以思维方式和21世纪不太一样,某些问题,她觉得套个公式就可以解决。

  就好像现代人回古代做数学题,套个方程式、勾股定理之类的就能轻松解答,但对于古人而言,他们会想深挖方程式、勾股定理到底是什么,能不能进一步变化。

  “没问题。”苏如伊点点头,又道,“陈老我想买一些fmri设备、egi、g.tec,还有功能性核磁共振等设备。”

  陈老一愣,这些全部是脑科学方面的,这是要研究脑机接口方面?

  “当然是可以的。”陈老一口答应,那些上千万的设备对其他人而言很难采购,但陈老有专门的渠道。

  搞科研的人行动速度都很快,两天时间,s飞机制造厂、b市飞机制造厂、z大、q大,一大批现役飞机工程师,相关领域的教授们,甚至连航天方面也来了专家。

  研讨会主要是针对一个项目提问,以及后续如何开发的讨论。

  这次的核心主题就是液态金属纳米菌对于航天航空的运用。

  上午九点钟的时间,浩浩荡荡上百人齐齐坐在会议大厅,大家的表情都比较严肃,不是低头看笔记,就是在小声交流最近的研究心得。

  丁庆田工程师是除苏如伊之外,第一个接触相关项目的人,所以由他开启了讨论的议题。

  “诸位,我知道大家都带着很多疑虑过来。首先我要讲几点,你们手中的册子是苏如伊同志这两天,针对你们反馈上来的问题编辑的答题册,所以我希望你们后续提问前,先把手中的答题册翻一翻,重复的问题请不要询问。”

  “……上面已经决定,要将液态金属纳米菌作为未来航空航天发展的重要方向,那么如何让两者更好的结合,发挥出1+1>2的效果,还需要大家一起思考。”

  “今天苏如伊同志就在这里,希望大家抓住机会,踊跃发言,将困惑和意见都可以提出来。”

  丁庆田这话是抛砖引玉,很快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率先起来的是来自q大的吕教授。

  吕教授翻了会手中的小册子,拿起话筒开口道:“那就由我说一说浅见吧。在拿到有关液态金属纳米菌的培养论文后,我们马上进行了实操动作。

  但却发现,在加入金属钠后,液态金属纳米菌的活性降低,液体的粘度增加极快,流态等方面发生不可控的变化。这该怎么办?”

  苏如伊听完之后点点头,开口道:“你选的是哪种金属钠的制法?当斯法?卡斯纳法?不同制法出来的钠在纳米单位时是有微妙差距的。

  就好像都是制作自来水,不同时间段,过滤方式不同,看起来都合格,但更细微的水质方面是不一样。这是我的失误,我下次会标注得更加明确。”

  吕教授恍然大悟,他将话筒递给别人。

  “我这里也有疑问要说。”另外一位发言的是飞机制造厂的工程师,“碍于我国飞机制造业的现状,目前还是以改造其他国家生产的机型为主。

  我发现在改造的时候,原型机的机翼已经抛弃,机身为什么还要保留原来的金属?事实上,如果增加液态金属纳米菌的铺设面积,不管是给飞机提供自产能源,还是飞机本身的安全防御性都会高更多。”

  苏如伊听完很实际的问题,笑了笑:“第一,是因为省钱。第二,为了稳定性。”

  “稳定性?”所有人都看向她。

  苏如伊开口道:“在我看来液态金属纳米菌并没有那么完美。她灵活的记忆性和液态流动性,在我看来,恰恰就不适合作为承载乘客的复合金属。你们想,万一它能源充沛过头,需要释放,周身波动一下,那么坐在机舱里的乘客是什么感觉?它是不错,但它并不全能。”

  会议室里的其他大牛若有所思地定点头。

  “我还有一个问题……”

  “请您说。”

  ……

  这次的研讨会的气氛非常融洽,虽然讨论激烈到两个人眼红脖子粗地瞪视,有的甚至会出现对着嚷嚷的情况。但大家研究理想、方向都特别一致,都是希望能让华国尽快出现第一台,在世界上拥有商业竞争力的大型空客飞机。

  所以百来号人都在控制情绪,在尽量包容对方观念的时候,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在这三个小时的研讨会中,苏如伊回答了数不胜数的问题。

  而她不管是遇到任何问题,都几乎不用思考一般秒答的自信沉稳状态,更是赢得部分大佬的频频关注。

  等到这次研讨会结束,苏如伊收拾了一下桌子起身。

  就听见身后有一个慈祥的声音响起:“苏同学,你有兴趣参观航空站吗?”

  苏如伊:“???”

  她的表情过于疑惑不解,以至于不用开口,大家都能从她的脸上读出,航空站有什么好参观的?不就是停驻飞机的地方吗?

  老者从怀中拿出手帕轻轻擦拭了下眼镜片,开口道:“我说的是太空中的空间站。”

  苏如伊还没有开口,其他航空研究员的表情瞬间肃穆起来。

  苏如伊却对这个没什么概念,应该说,太空暂时不是她想要涉足的地方,她委婉地摇头拒绝。

  老者也没有多劝说什么,只拍拍她的肩膀道:“呵呵,我也是说得太突兀了点。小苏同志,若是有朝一日你对航天航空感兴趣的话,记得来找我,我姓聂。”

  聂佬说完,便背着手慢悠悠地离开,他身后跟着许多一同离去的航天航空的专家。

  “哎……没想到聂佬居然亲自过来邀请你。”说话的是周教授,他轻轻拍拍苏如伊的肩膀,“我一时间竟不知道是该不该高兴你没答应。

  十多年前,m国宁可吸纳一些西方小国,也要坚决将华国排斥在外,不让我们研发、共享国际空间站。这么些年来,聂佬一直在技术被西方封锁的情况下,自主研发华国自己的空间站,其难度可想而知……”

  苏如伊微微颌首:“那我……”

  “你也别想那么多。聂佬估计是一时爱才心切忍不住上前搭话,但你没发现他连一句多劝的话都没有嘛。”周教授递给苏如伊一块面包,“垫垫肚子。你还是个孩子呢。正是汲取知识的时间段,没必要现在就决定扎哪一个地方。”

  这是周教授的心声,也是其他科研界大佬的心声。

  苏如伊很厉害,但她太小了,谁也不敢判断她的未来在哪里,谁也不敢决定最适合她的学科在哪里。

  说真的,在水母-01号出现的时候,就有b市的顶尖生物医疗教授、顶尖的电子智能教授过来找周教授battle,聊的就是关于苏如伊未来读书研究的问题,他们觉得z大还是小了,局限了苏如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