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7章(2 / 2)


  溪谷里的虾到了收获旺季,对虾长得相当肥硕,大的十几头就有一斤,活蹦乱跳的,看着就喜人。寻序现在最喜欢的事就是吃虾了,白灼虾,不需要任何调料,放在水里煮三分钟,捞上来,蜷曲的大虾红通通圆鼓鼓的,扒了虾皮,什么调料也不要,又鲜又有弹性,满嘴鲜甜,好吃得叫人吮手指头。吃完虾,虾头也不要扔,虾头里全是醇厚鲜美的虾油,周树森会将虾头拿来调理成美味的椒盐虾头,口口都是鲜香。

  徐宁不让寻序光吃虾,因为虾属寒性,一般都要给他配生姜蒜末酱碟,蘸了吃才好,姜蒜可以驱寒。寻序也乐意,反正有虾吃就好。

  周树森就感慨说:“五十五块钱一斤的虾,寻哥每天都要吃一斤,你们真奢侈啊。”

  徐宁呵呵笑:“自己养的,想吃为什么不吃啊?不然还赚钱干嘛?”

  寻序犹不满足:“秋风起,蟹膏肥,要是还能来点螃蟹就好了。”

  “寻哥你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吃货。”周树森在这边待的时间长了,对两个老板的关系便有了一些怀疑。管事的显然是徐宁,寻序对徐宁的绝大部分决定都是赞同和支持的,但是寻序并不是个没有主见的怂包,他就是不愿意管事而已,干重活脏活都是他先上。徐宁对寻序几乎也是百依百顺,在吃方面尤其照顾他,有什么好吃的,他想吃什么,都会先满足他。

  周树森想了很久,他们这种相处模式特别熟悉,像什么呢?某一天他突然灵光一闪,像两口子!好像他爸和他妈以前的相处模式就是这样的,家里大事爸爸做主,小事妈妈做主,但是几乎没什么大事,所以家里事都是妈妈做主。妈妈包揽了家里所有的事,爸爸只管赚钱,妈妈则负责照顾家和爸爸。周树森一冒出这个念头,就有点刹不住车,悄悄地打量他们,确实很像啊,他们都没有女朋友,两个男的合伙开农场,这说起来是有点怪怪的啊。

  不过周树森也没有当面去问破,徐宁显然是个面慈心软的老板,寻序虽然面冷,但是不管事不挑剔,也很好相处,所以周树森对在这边的日子还是很满意的。

  寻序说:“人生需要一点追求。”

  徐宁则说:“要不明年试试,螃蟹和虾子能够混养吗?要是不能,在溪里拦出一段来养螃蟹好了。”

  寻序笑:“好,不用太多了,养点自己吃就好了。”

  “要是真养,那就多养点,否则陈复那边肯定要哇哇叫了。”徐宁打算到时候再去一趟c市买一趟蟹苗和虾苗,明年对虾要多养一点,这个周期虽然长了点,但是回报非常大,养十万尾对虾,能赚二十多万呢。

  徐宁又对周树森说:“阿森你去过那么多地方,吃过的好东西肯定不少。你看看我们家现有的东西,你能捣鼓什么好吃的就尽量多捣鼓一些呗,我们也好跟着沾沾光。”

  周树森笑道:“好啊,我其实也想跟你说呢。你家稻田里有鲤鱼吗?”徐宁家稻田养鱼他是知道的,但是养了什么品种他却不知道。

  “只要鲤鱼?”徐宁问。

  周树森点头:“没有鲤鱼,草鱼也可以。”

  徐宁说:“鲤鱼应该有一些,不过不会太多。要草鱼的话就完全没问题了,稻田里养的全都是草鱼。”他没有放过鲤鱼鱼苗,就是那次寻序从水沟里捞的一些放进去的,估计还有一点,不会太多。

  “好,到时候没有鲤鱼就用草鱼吧。”周树森也吃过徐宁家稻田养的鱼,味道极其鲜美,应该也都能达到那效果。

  徐宁点头:“你要多少?”

  周树森说:“你想多少都行,不过这之前我得先做点准备工作,等准备好了你们再捞鱼。”

  寻序兴趣浓厚:“怎么吃?”

  周树森说:“腌禾花鱼吃。吃过没有?”

  寻序和徐宁都摇摇头:“没有。”

  周树森说:“以前骑车去贵州的时候,他们那边就做腌鱼,加了曲米和辣椒的,鲜嫩爽口,比起鲜鱼又别是一番滋味。偶尔换换口味我觉得非常不错。”

  “那好,说得我们都想尝尝了。”徐宁和寻序都爱吃辣,所以听说用辣椒腌鱼,就忍不住向往起来了。

  周树森让徐宁去准备两个干净的木桶,然后做了一锅糯米酒,徐宁家的糯米非常好,酿出的糯米酒又浓又香甜。周树森本来是只打算做一些糯米酒腌鱼用的,发现味道这么好,又赶紧多酿了两缸,这样的好酒糟,应该每天都喝上一碗才是。

  等糯米酒好了,周树森也备齐了所需要的曲米、香料等,煮上糯米饭,加糯米酒糟、曲米、盐、香料等做成腌糟备用。这才让寻序去捞鱼,寻序一口气将田里的鲤鱼全都捞了上来,觉得数量不够,又捞了一些草鱼。周树森将鱼都杀好,晾干水分,然后往鱼肚子里塞上香料和腌糟,一层层放在木桶内码好。桶子装满后用大张的树叶包裹好密封,压上干净的大石头,放到仓库里。

  寻序看着那两桶腌鱼,舔舔嘴巴:“什么时候能吃?”

  周树森说:“等三个月。这个就不能移动了,移动就会变味的。”

  寻序有些失望:“这么久?”这一次做腌鱼跟以往做别的菜不一样,过程非常复杂,是以寻序也更期待一些,没想到好东西不易得,居然还要等这么久。

  徐宁叫寻序:“走吧,我们做醪糟汤圆去。”腌鱼要等三个月,醪糟马上可以吃啊。

  寻序听见有好吃的,心情马上阴转晴:“好。”

  汤圆是用自己家的糯米做的。徐宁看见周树森用糯米做腌鱼,便也动了心思,磨了点糯米粉,又炒了点花生,压碎了做馅儿,自己在家包起汤圆来。寻序来这边还没吃过汤圆呢,今年元宵节那天,他们俩只喝了酒,没吃汤圆,所以这会儿兴致勃勃,跟着徐宁一起搓汤圆。

  搓汤圆能看出人的不同脾性来,徐宁做事细致,所以汤圆搓得滚圆光滑,大小适中。寻序则搓得个大肚圆,馅儿多,皮也厚,一个能顶徐宁的两个,他说太小了不过瘾,一口都不够吃的,所以要搓大个。周树森的汤圆就搓得跟机器弄出来的一样齐整,每个都大小一致,非常漂亮。

  周树森说:“寻哥你的汤圆要多搓几下,不然煮到水里就会散开,到时候就成了一锅汤了。”

  寻序满不在乎地说:“要是散了,我就连汤一起喝了。”

  徐宁憋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汤圆做好了,胖乎乎白花花的,摆了一桌子。煮出来晶莹剔透的感觉,十分诱人。寻序一个人几乎吃了一半下去。徐宁觉得有点太腻味了,只有白糖花生馅儿一个口味,太单调了,便说:“明年我种点红豆,来做豆沙,这样就有豆沙汤圆吃了。”

  寻序抚着圆滚滚的肚子说:“好。要吃豆沙。”

  第68章 去北京

  徐宁吃着自己家里的甜酒汤圆时,突发奇想,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送了点糯米酒糟去店里卖。过了两天徐军跟徐宁说:“糯米酒糟还有没有?好多人问了。”

  徐宁有些意外:“就卖完了吗?跟他们说,过两天就有了。”他们这儿的人都会做糯米酒,他以为不会有多少人买。事实上,现在的人都嫌麻烦,糯米酒做多了吃不完,放久了老了就不好吃,便干脆不做,偶尔想吃了就到外面买点,当然买的滋味总差了点什么。这次有人在徐宁店里尝了点糯米酒,发现那久违的滋味终于找到了,于是口耳相传,很快就卖光了。这主要的原因,还是出在这糯米上,徐宁家的水田里都是放了空间水的,又是纯天然的有机稻,味道自然格外好。

  于是徐宁开始在家做糯米甜酒卖,价格比市面上的要贵一倍,因为他家的糯米好啊。大家都知道徐宁这儿的东西都是有机的,也没什么异议,反正只吃那么多,又不当饭吃,偶尔吃点还是吃得起的。

  陈复不知怎么就知道徐宁家的糯米了,给他打电话:“你家糯米有不少啊?”

  徐宁说:“没多少啊,就种了半亩地。”也就收了一千来斤糯谷。

  “糯米你应该吃不了那么多吧,匀一半给我。”陈复说。

  徐宁问:“你要糯米干什么?”

  “反正有用,我养生馆里做点心什么的都用得着,我每年还得去别处买有机糯米呢。你这有,我干嘛还舍近求远?”

  徐宁一想,对啊,糯米除了做酒糟,还有好多别的吃法呢,自己放着好东西不知道用,赶紧去百度上网查各种糯米的吃法,学来满足家里那个吃货的口腹之欲,他肯定欢喜得嗷嗷叫。“行,给你一半可以,多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