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一十二章 刘备的反常(2 / 2)


“圣上知道其中内情?”赵云很是惊讶的问道。

“知道啊。哦,对了子龙,虽然此时刘备是在配合我们,但也不能放松对桂阳的警戒,一旦桂阳出兵,务必要保证不让桂阳的兵马跑来坏事。”刘协随口说了一句,随即又叮嘱赵云道。

“圣上放心,末将已命张嶷带人警戒桂阳,一有风吹草动,我军斥候必会知晓。只是圣上,你方才说刘玄德是在配合我们?此话何意?”赵云不解的看着刘协问道。

“呵呵……刘备虽有取而代之之心,但终归是汉人,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还算是一个合格的汉人。如今天下即将重归一统,他作为参与逐鹿的诸侯之一,覆灭近在眼前,而他在离开人世以前,还想为汉人做一件事。”

“刘玄德有意归降?”赵云皱眉问道。

“那倒是不太可能。奸雄也有奸雄的尊严,刘玄德心志坚韧非比常人,让他从此在我治下苟延残喘,恐怕非他所愿……你看看这个。”刘协说着从一旁的书架上取下一卷轴递给赵云。

赵云接过打开一看,不由惊讶的问道:“圣上,此物从何而来?”

“这是刘备给我的,但他并没有以此作为保命的筹码。也就是说,他不打算继续活在这世上,想要与他的雄心壮志共存亡。”

“圣上的意思是,刘玄德想要战死沙场?”

“嗯,我估计他是有这个意思。其实到了如今这个地步,饶他刘备一命也不是不可以,不光是刘备,就是还在负隅顽抗的孙权,饶其一命也无关大局。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没有了忠臣良将的辅佐,刘备、孙权不过是两个对朝廷没什么用的废人。就算他们想要继续顽抗到底,可也没有资本跟朝廷叫板。”

“既如此,为何不试着劝降他二人?”赵云不解的问道。

“当然是为了将主动权尽数掌握在手里。早在赤壁一战之后孙权就遣人前来求和,可那却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孙家占据江东多年,根基在江东甚是牢靠,孙权派人求和不过是缓兵之计,只要继续让其在江东发展,迟早还是会和朝廷兵戎相见,而刘备也是同样的道理。他在交州经营数载,若是任由其盘踞交州,这交州虽是名义上的大汉疆土,但实际上却是他刘备自家的后花园。”

“那圣上为何现在又觉得可以接受孙刘的投降了呢?”

“因为他二人在本地的根基已经被拔的所剩无几,对日后朝廷的治理构不成威胁了呀。托孙刘的福,就连江东、交州两地本地原有的势力也被大幅削弱,朝廷已经可以在未来掌控两地的实际统治。”

“也就是说,要是孙刘此时向朝廷请降,朝廷不会拒绝?”

“刘备要维护作为诸侯的最后一丝尊严而战,不过孙权……那个脸厚心黑的家伙估计最后还是会向朝廷求降,只要朝廷给他这个机会。”

……

“阿嚏~”远在建业的孙权仿佛感应到了有人正在议论他似的,忽然打了个喷嚏,吓了正在向他汇报军情的蒋钦一跳。

“主公,没事吧?”蒋钦关心的问道。

“无妨,你继续。”孙权摆摆手,让蒋钦继续把坏消息说完。

自打孙策率军拿下吴郡兵临建业,孙权听到的消息就一直都是坏消息,而这坏消息听多了,刚开始孙权还会生气沮丧,但现在他已经快习惯了,对坏消息也有了一定的免疫。

就算再坏的消息还能坏到哪去?眼下坐困愁城,虽内有粮草,但外无援兵,想要化险为夷,唯有依靠自身。可偏偏自身又有点不争气,仅凭城中的残兵败将,实难于城外汇聚的汉军精锐一较高下,唯有依靠坚固城墙坚守。

但这世上又哪有永不陷落的城池。如今的孙权可说是得过且过,连期盼奇迹出现的念头都没有了,只是守着建业打算跟城外的汉军耗到底。

建业是新城,当初修建时是被孙权当做都城来修建,所以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城外的汉军虽有信心拿下建业,但强攻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会十分巨大。眼看着天下即将重归一统,无论是马超、庞德还是张辽、孙策,都不希望自己的部下损失过重。好在刘协也没有给他们限定一个拿下建业的时限,孙权既然如今已成瓮中之鳖,那就先围着耗耗他的精气,等他精神疲惫了再动手也不迟。

汉军没有强攻,但城内的江东军却丝毫不敢松懈。城中主持守城的吕蒙、蒋钦等人不仅要防备着城外的汉军,更要小心防范城里的世家。世家见风使舵的特性叫人不得不小心,尤其是在吴郡落入汉军之手以后,世家的保证在吕蒙的眼里就跟放屁没什么区别。

相信世家的保证,不如相信母猪能上树。世家的教育,那是先家后国,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这世上就没有什么事是世家干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