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五章 两手准备(2 / 2)

这套作战方式,打人民军肯定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可是拿来打志愿军,风险就太大了。

在多个地点登6,各个登6场相互独立,登6部队只能孤军奋战。

要是志愿军起反击,分散的登6部队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这种情况在上一次朝鲜战争中出现过,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二次战役就围绕着在西线孤军冒进的美军6战队展开,差点歼灭第一6战师。随后利用美军立足未稳的机会,在第三次战役中把战线推进到三八线以南,还一度攻占汉城,迫使联合**不得不在第四次战役中大举反攻。

钱德勒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而是非常重视。

在向阿伦提出建议的时候,钱德勒明确提到,是否再次起登6作战,得由战场局势决定。如果志愿军没能及时入朝,而且无法及时入朝,联军可以用第二次登6作战,加快推进度。如果情况恰恰相反,就得把重兵放在元山,争取在北纬三十九度线附近挡住志愿军的前进步伐。

钱德勒的建议很中肯,可是阿伦另有打算。

摆在他面前的选择是:元山登6成功后,如果及时投入第二个6战师,开辟第二个登6场,就有机会赶在志愿军入朝前占领整个朝鲜;如果把重兵放在元山,很有可能在北纬三十九度线停下前进步伐。

到底是积极,还是保守?

阿伦没想明白,只不过积极也好、保守也好,都得尽快把第二6战师nong过来,为进攻做准备。

与6军不同,美国海军6战队的师级部队更加庞大。

一个6军师,通常只有一万四千名官兵,即便像第一装甲师这种重装部队,也只有一万八千人。因为绝大部分时候,6战队得背水作战,得不到可靠支援与配合,所以6战队的编制更加庞大复杂,一个6战师的规模在两万到两万两千人之间。如果得到加强,还会增加几千官兵。

人员不是问题,美军有足够的运输机,还能征用民航客机。

关键是武器装备,特别是无法大规模空运的重型武器装备。

这个问题,在6战队更加突出。

由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搞的“轻型化”1angchao在6军里大行其道的时候,6战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第二6战师有一个编制完备的装甲团,配备了一百多辆主战坦克与两百多辆装甲战车,另外两个团也有大量重型准备。算上几个独立装甲营,全师配备的主战坦克数量高达四百七十四辆。

这些重型装备不是没办法空运,而是空运的效率太低、成本太高。

拿“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来说,一架c-17c一次只能空运一辆,而且每四辆就得用一架c-17c空运附加装备,算上坦克的保障设备等等,空运一个有三十二辆主战坦克的装甲营,至少需要c-第二6战师的四百七十四辆坦克,需要飞行一千四百架次。美军的一百多架c-17c全部出动,按照一天飞两轮计算,也需要五天才能把全部主战坦克送到釜山。

第二6战师的重型装备不仅仅是主战坦克,还有数量更多的装甲战车、自行火炮、装甲工程车辆、重型工程车辆、维护车辆等等。全部空运的话,一百多架c-17c全部出动都需要十五天!

这不是阿伦的问题,而是美军自身的问题。

美军空运力量的建设标准是:在一个月之内投送一个重型师的全部装备,以及十五天的作战消耗。

所幸的是,美军6战队从来就不以空运为主。

为了投送“笨重”的6战队,美军建造了数十艘快运输船,还大力建造更加庞大的战略预置舰。一支快运输船队能以二十四节的航,在数天之内把一个6战师的全部主战装备送到数千公里之外的战场上去。一艘战略预置舰能够运载相当于一个旅的主战装备,而且提前部署到热点地区。

七月二十三日之前,美军的一支快运输船队就到达了那霸,随后驶往釜山。

三天后,五艘载着第二6战师全部主战装备的战略预置舰到达釜山,而快运输船队已经在釜山卸货。

按照阿伦的安排,快运输船队将在七月二十七日起航返回那霸。

装上作战物资后,该船队将与五艘战略预置舰在七月二十九日夜间出。它们的目的地不是釜山,而是直接驶往元山。

一切顺利的话,第一6战师将在七月三十日上午登6元山。

运输船队到达时,第一6战师已经完成登6行动,说不定已经占领元山。快运输船将把货物送到登6部队手上,然后返回釜山,运送下一批作战物资。第二6战师在此期间转驻两栖舰队。

到这个时候,阿伦才需要考虑把第二6战师派往哪里。

联军的作战部署非常紧凑,也非常周密。在高效指挥机构运作下,海运系统的力量得到完全挥。

只是联军将领肯定没有想到,如此周密的作战部署,会被几艘潜艇葬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