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一章 经济围剿(2 / 2)


说得直接一点,在老挝遭到军事入侵的时候,中国有义务出兵作战,并且有义务帮助老挝捍卫国家利益。

政治上,老挝承诺奉行倚靠中国的单边政策。

如此一来,在外交上,老挝自然得与中国合作。

最重要的,还是在经济层面上。

虽然黎平寇没有答应为老挝提供无息贷款,但是承诺在今后二十年内,每年提供一百五十亿元的人民币贷款,并且为老挝提供国家担保。说得直接一点,中国政府作为老挝的担保人,帮助老挝获取建设所需资金。提供资金的不是中国政府,而是中国的金融企业,特别是热衷于对外业务的私人银行。

从经济上讲,中国没有吃亏。

虽然由中国的私人银行提供资金,但是老挝没有工业基础,甚至连农业基础都不够健全与完备。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时候,老挝需要外来援助,比如需要来自中国的工程公司修建基础设施,也需要来自中国的企业兴建工业设施。如此一来,中国私人银行提供的贷款,最终将支付给中国的民间企业。

当然,老挝也没有吃亏。

通过合作,老挝能够得到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完成工业化进程,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等等。

更重要的是,经济展起来之后,老挝的政府税收将大幅度增加,从而偿还贷款。

这份同盟条约,被看做是中国进军东南亚的标志**件。

四月二十七日,黎平寇到达金边,与柬埔寨国家领导人签署了《中柬同盟条约》。

与《中老同盟条约》类似,《中柬同盟条约》的核心也在经济领域,即中国在提供了军事援助之后,柬埔寨将在政治与外交上奉行单边政策,从而获得来自中国的全面援助,加快国家现代化进程。

因为人口是老挝的二点五倍,而且已有一些工业基础,所以中国与柬埔寨的同盟条约有更加显著的影响力。

最受影响的,莫过于越南。

黎平寇还没有回到北京,越南国家报社就表了一篇社论,宣称中国在老挝与柬埔寨的所作所为完全针对越南,正在构筑一道包围越南的战略防线,对越南的国家利益与民族存亡构成了巨大威胁。

从某种意义上讲,越南国家报社没有说错。

虽然中国与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非常突出,但是在经济上却往来密切,至少有五百万越南人在中国务工,而且中国是越南的第一大出口国,也是越南的第二大进口国。失去中国市场,越南经济很难正常展。

中国提高老挝与柬埔寨的地位,摆明了要在经济上围剿越南。

在越南看来,这是中国动经济战争的第一步。

虽然老挝与柬埔寨不可能取代越南,因为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也只有越南的四分之一,无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也无法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国仍然需要由越南提供的大量初级商品,但是在此之后,中国肯定会加大双边贸易的应用范围,比如把人口多达七千万的缅甸纳入经济共同体,加强与拥有四千万人的马来西亚的经贸往来,从而彻底把越南排除在经济共同体之外。

对越南来说,这绝对是一场灾难。

要知道,美国在政治、外交与军事上可以帮助越南,却很难在经济上帮助越南,因为美国也在努力构建地域性经济共同体,加强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往来,不可能为了越南而使更加重要的拉美国家遭受损失。

美国无能为力,日本也差不多。

日本需要的是市场,而不是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因此越南很难从日本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援助。

至于更加遥远的欧盟,更加不大现实。

按照一些西方的经济学家预测,只需要十年左右,中国就能在东南亚地区建立一个囊括了老挝、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甚至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在内的区域性经济圈,把不听话的越南、以及跟美国结盟的新加坡与菲律宾排除在外;也许新加坡与菲律宾能够渡过难关,但是越南肯定会遭受灭顶之灾;在以中国为核心的经济共同体成熟之后,越南很快会因为丧失最重要的海外市场而陷入衰退;即便大肆掠夺南海的油气资源,越南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恢复元气。

只要经济完蛋,越南将不战自败。

对越南来说,最好的选择是立即掉转航向,与中国改善关系,融入以中国为核心的经济共同体。

只是,越南必须放弃既得利益,在南海问题上做出决定性让步。

越南能够放弃既得利益吗?

决定权不在越南手中,而是在美国手中。

只要美国继续保持沉默,越南将别无选择。只有美国表明立场,越南才有可能做出完全相反的选择。

五月一日,美国总统钱德勒乘“空军一号”飞往河内,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对这位军人出身的总统来说,妥协绝对不是理想选择,而且对越政策,正是美国总体战略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