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四章 空中打击(2 / 2)


要知道,这是h-22第一次参加实战。

这场战斗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中国成为继美国与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战略轰炸机的国家。

用h-22执行战术轰炸任务,显得有点大材小用。

这种标志性的轰炸机具有四千五百公里的作战半径,以及最大二十七吨的载弹量,能够携带核炸弹执行战略轰炸任务,也能携带常规弹药执行常规轰炸任务。正常情况下,在执行常规轰炸任务时,h-22的主要弹药是空射巡航导弹与制导炸弹,特别是配备了滑翔弹翼的防区外弹药。

只是在这场轰炸中,八架轰炸机使用的都是非制导炸弹。

不是非制导炸弹更加便宜,而是空军对h-22的性能还不够了解,因此安排了一个较为简单的任务。

从心理打击上讲,八架轰炸机把两百吨炸弹投向同一个目标,绝对要比把几百枚制导炸弹分别投向数十个目标更加有用。至少在这场轰炸中,幸存的越军官兵全部崩溃了,有的甚至主动向6战队侦察兵投降。

这场战斗也表明,h-22完全具备了作战能力,可以执行更高级的打击任务。

打到五月十五日,越军增派的两个师、以及守卫广平省的第二十四师全部崩溃,6战队在地面战场上几乎没有遇到有组织的抵抗。即便打了几场地面战,大部分时候也是由6战队出支援请求,由空军与海军出面解决问题。

到五月十六日上午,第三6战旅已经到达越老边境。

下午,第二6战旅完成了突击行动。

庞跃龙预计要用十到十二天的作战行动,在五天半内就全部完成了。

进攻的顺利程度,远远过了牧浩洋的设想,而且越军没有像想像中的那样,进入丛林打游击战。

事实上,在广平省也没有多少丛林了。

战争爆前,广平省是越南最主要的橡胶种植地区,产量占全国的百分之四十,分布着数十个橡胶园。此外,广平省还是越南中部地区的产粮大省,有近一百万亩稻田,年产水稻近一百五十万吨。

显然,种植园与稻田绝不是打游击战的好地方。

鉴于6战队的进攻非常顺利,牧浩洋在当天调整了作战部署,让第二6战旅与第三6战旅的工程营提前上岸。

为了加快工程兵的部署度,两个工程营将先在洞海附近开辟野战机场。

随后,将由运输机把第四6战旅的工程营、以及大部分工程设备送过来。如果工程进展顺利,还将从6军抽调几个工程营。

说到工程部队,牧浩洋就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了。

6军总共有一百八十个工程营,此外二炮、海军与空军还有一百多个工程营,工程部队的总兵力在四十万以上。和平时期,这些工程部队主要从事与军事有关的建设工作,比如在偏远地区修建公路与铁路,在山区里修建野战机场等等。在“中华”项目中,军队的工程部队都得到了锻炼。

可以说,中国军队拥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工程部队。

在工程设备方面,自然也不会落后。按照标准配备,6军的工程营至少有两百台各类车辆与施工设备,比美军的工程营还要多,而且大部分都按照军事标准制造,能够适应恶劣的战场环境。

有趣的是,中国军队大力打造工程部队,并非针对越南。

在二零二七年的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之后,中国军队加强了工程部队建设,主要就是针对将来与印度的战争。要知道,不管是在东部边境地区、还是在西部边境地区,中印接壤地区的环境都很恶劣,基础条件非常糟糕。和平时期只能进行一些重大工程,因此必须为战时准备一支足够强大的工程部队。

按照这个要求,中国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也得到了高度重视。

虽然在运输机总量、以及运输能力上,中国空军还比不上美国空军,但是中国空军更加重视在恶劣条件下的空运作业。比如在中国空军中,两种主力运输机都具备在土质跑道上起降的能力,而且在往前线运送物资与兵员的时候,不需要进行维护,能够保证连续飞行十个架次以上。

用打印度的力量来对付越南,绝对是大材小用。

五月十八日,野战跑道开始使用。

当天,就有八十架运输机到来,送来了第四6战旅的工程营,以及三个工程营所需的工程设备。

这一天,越军第二十四师的最后一支部队投降。

到此,中国6战队在越南广平省的军事占领成为既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