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六章 战略空运(2 / 2)

在第一轮运输中,八十架运输机就运载了一万二千名全副武装的6战队员,还运送了将近一万五千吨作战物资。这些运输机到达关丹机场之后,平均每架只用了十分钟就卸下货物与人员,效率是以往任何一种运输机的数倍。更重要的是,这些运输机没有占用太多的机场资源,在卸下货物与人员之后就立即飞走了。要知道,关丹只是一座中等规模城市,其机场只有不到五十个停机位,卸载区也只能容纳十多架大型飞机作业。如果动用以往的大型运输机,每天最多只能接纳一百二十架次。在动用大型电动运输机的情况下,每天的接纳能力能够过四百架次。

二十八日凌晨,运输机群再次出动。

在运输效率已经得到证明的情况下,空军不再畏畏尾,把八十架大型电动运输机的潜力全部挥来出来。

在凌晨的运输中,八十架运输机又送来了一万二千名官兵与一万五千吨物资。

当天的另外两次运输中,八十架运输机全部满载起飞,总共运送了四万吨物资,并且在返程的时候运走了一批设备。

要知道,这仅仅只是八十架运输机。

如果关丹机场的规模再大一些,而且没有部署其他飞机,以每天四百架次的效率动用大型电动运输机,一天就能运送十万吨物资。要知道,一个6战师一天的消耗也就五千吨,作战消耗不会过五万吨。

也就是说,只需要动用一百三十架大型电动运输机,就能支持一个6战师作战。

要在以往,至少需要动用四百架战略运输机,而且每天得飞三躺,才能达到同样的运输量。

更重要的是,如此大规模的空运,给空军造成的负担并不重。

当时,空军只在海南岛的机场部署了四套充电设备,能在十五分钟之内为八十架运输机补充电能。毫无疑问,运输机消耗的电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动用四百架普通运输机飞一千二百架次的话,仅消耗的燃油就多达十万吨,相当于整个运输量了。就算不考虑十万吨燃油的价值,也要考虑由此对后勤系统造成的负担。要知道,向海南岛运送十万吨燃油,而且运到机场,肯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可以说,大规模战略空运在这个时候现实出了巨大的战争潜力。

到十月三十日,运送到关丹的物资已经达到二十七万吨,其中包括第三十预备6战师的半数主战装备。

按照这个度,再过三天,第三十预备6战师就将全部部署到位。

虽然走海运,也能在六天内送达,但是需要动用近二十艘大型运输船,而且还得在港口耽搁一到两天。

十一月二日,搭载着第三6战师的登6舰队到达关丹港。

因为第三6战师承担了登6任务,所以部队没有上岸,只是做了临时休整,并且等待空军部署到位。

当天,第三十预备6战师就从关丹出了。

虽然6战队更重视预备部队,在和平时期不但保留了师级参谋部,还保留了完整的指挥架构,即所有军官都是现役军人,并且保存了全部主战装备,在战时只需要从预备役军人中征召兵员就能成军,而6战队有专门的预备役名录,大部分预备役军人都是在过去五年之内退役的军人,如此一来6战队能够做到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组建预备部队,在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之内让部队归建,整个动员时间只有四十八小时,而6军做类似的动员,至少需要一个星期。但是在装备上,6战队的做法与6军一样,即最先进的装备提供给现役部队,预备役的主战装备大多比较落后,有的甚至早就该淘汰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在和平时期,6战队不可能维持那么多的先进装备。

从编制上看,第三十预备6战师就是第三6战师的预备队。如此一来,第三十预备6战师的主战装备就是第三6战师淘汰下来的,比如24式主战坦克,而已经在第三6战师服役数年的地面战平台根本没有提供给第三十预备6战师。

受此影响,庞跃龙先就得考虑后勤保障问题。

要知道,24式主战坦克烧的是油,而不是用电池驱动。

当时,走在最前面的就是第三十预备6战师的工程部队,他们的任务是在新山,即柔佛巴鲁北面开辟一座能够供大型电动运输机起降的野战机场,并且连上附近的公路与铁路,在沿途建立补给站。

如果第三十预备6战师配备的是地面战平台,或者出动的是第三6战师,根本就没有这些问题,因为从丹老通往新山的铁路线就足以运送弹药等消耗物资,不存在运送燃料等物资的问题。

第二十六章战略空运

第二十六章战略空运,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