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87章(1 / 2)





  铜雀阁内暖意融融。

  宋家居然在铜雀台上安排了地龙,也烧起了煤炭。

  宋家设宴款待王霖、燕青和黄岐善,还有临漳县令昝国。

  听闻王霖说起农事,黄岐善的神色明显兴奋起来。

  他万没想到,王霖军中推广的土豆和玉米在相州境内获得了超乎世人想象的大丰收。

  意识到这些足以当成主粮,尤其土豆,种植条件如此之低,几乎是不管土地是否贫瘠干旱,只要种下就能高产。

  黄岐善当日跪在农田中抱着一堆土豆,仰天大哭。

  有此神物,从今往后,河北百姓再无缺粮之忧,绝不会再因天灾而大量饿死人口。

  在古代社会,只要人口激增,那就意味着国力暴涨。

  只此一项,王霖就堪为天下黎庶百姓的大救星。

  恩德高于天。

  在相州一带,宋家是最大的豪强地主。

  宋家改种土豆和玉米,小部分维持原有作物,冬初所获数量之大难以形容。

  黄岐善估摸着,单以宋家的收获,就足以供应临漳乃至相州百姓过一冬。

  若是全境推广,可想而知。

  因此,即便王霖不提,黄岐善也会在来年开春,督导相州百姓该种土豆、玉米,当然普通的粮米该种也是要种的。

  但王霖说的却不是土豆和玉米。

  他为黄岐善提供了另外几种新奇作物。

  辣椒、红薯、胡萝卜。

  这三种。

  王霖此刻的声望值已经是个海量数字……而且每日都在大量增长之中。王霖一直没有动用,本意是战时有备无患。

  万一哪天率军深陷绝境,临时兑换些能吃的食物,就算是土豆,都能解决燃眉之急。

  这是救命的手段,轻易不可用。

  但随着土豆和玉米的推广,王霖觉得可以再适当推出几种新作物,一方面作为土豆和玉米的补充,充作军粮,另一方面也慢慢推向民间,造福于民。

  而一旦民间得到推广,他也能得到百姓反哺的声望值。

  兑换土豆玉米获得的声望值实在是太惊人了。

  黄岐善和宋鹏然目光炽热,紧盯着王霖案头上的三种新作物。

  若是此物也如土豆一般高产……那……大宋百姓今后岂不是要过上神仙般的生活?

  黄岐善想得兴奋,嘴角都在颤抖。

  这就是名臣和能臣的格局,他首先想到的是大局,是百姓的生死,而非个人利益。

  王霖举起手中的红辣椒,他选择了辣椒品类中的两种,普通食用辣椒,长条椒和朝天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