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290 【养虎为患呐】(2 / 2)

麟书道:“以荣禄大人出任为佳。”

这个人选涉及后党、皇帝和杨格三方面的利益,皇帝有心让总算是旗人的荣禄出任,顺便拉拢荣禄,只要皇帝能把杨格笼络住,又稍微示好于荣禄,老佛爷也只能在宫中念佛了,所谓后党将渐渐的不复存在。

“那就......”还是注意了一下杨格的脸色,觉他作出一副漠不关心的神色,光绪还是放心了,杨某人还没有胆大包天到啥事儿都来争抢的程度。“荣禄吧!海军部怎么说?”

杨格忙道:“臣以为海军在技术难度上远比6军更为复杂,不懂海军的,别在海军部混日子,更不能掌权。臣举一人,为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

海军那碗饭不太好吃喽,从1888年开始就屡次削减经费,到1891年就没有新购战舰、添置火炮了。而今,朝廷的银子都花在赔款、平叛和整军上面,连移民实边的经费都靠关外卖地来维持。唯一能够指望的是李鸿章以海军经费为名义存的那笔款子,那钱除了杨某人和北洋舰队出身的人能从李鸿章手里拿到,别人就甭指望了。所以,海军部在今后数年之内注定了是个穷衙门。

再说了,要符合懂海军这个条件,满朝文武、宗室亲贵中就找不出一个来。

“丁汝昌,朕准了。再论三部副职,参谋次长为谁?”

众人的目光再次转向杨格,那是杨格的衙门,谁伸手进去就是谁招打的下场。

杨格缓缓道来:“臣举荐留德学习军事的旗员荫昌为参谋次长。”

得,人家又高风亮节一回,选了一个在北洋的旗员出任次长,算是给皇帝以及宗室亲贵们一个很大的面子了。

“6军部次长......“光绪拖长了声调,这个位置得给湘军留下来。

杨格又道:“臣以为,李光久可出任6军次长。”

众人都看出来,皇帝似乎微微点头了,等了半晌无人出声,就这么定了。从总参谋部和6军部来看,都是一个汉人一个满人,哦,除了杨某人身份着实有些特殊之外。那么海军部次长就得找一个满人来出任喽?满人中谁熟悉海军啊?刚才杨某人说了,不懂海军甭去海军部混饭吃的,这话皇帝也予以默认。左右看看,上下想想,还真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来,那,就退而求其次,找蒙古人吧。蒙古人中也没有,只有一个色目人假蒙古萨镇冰,却仅仅是管带职分,远远够不着海军次长的位置。

一阵寂静之后,杨格忍不住开了口:“启禀皇上,满人中应当多派有西学基础之人出洋学习海军了,而此职关要、不能或缺,臣以为海军建设当以人才为先,可考虑从北洋水师学堂抽调干才署理此职,待来日有了合适人选再行更换。”

翁同龢听懂了杨格的话意,甚至猜出了杨格想要推举的人选,不过,再由杨格说出口就不太妥当了,显然有抓权的嫌疑嘛!

“臣有一人选,为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严复。”

光绪现在是设了衙门没有填空,管他是牛是马先拉来充数再说,又是帝师开口,这个面子不能不给,虽然光绪也猜出这个面子实际上给的是杨格。

“好,就严复。杨爱卿,说说禁卫军编练军械的事儿吧?”

禁卫军原本是后党要控制的,所以帝党以德国贷款的问题一直拖了起来,而今不一样了,光绪决意要把禁卫军抓在手里,而且要尽快的编成,军械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臣尽快办理与克虏伯、毛瑟、蔡司签约事宜,一旦此事办成,德国的贷款应当无多大问题,以采购军械款项冲抵投资款项,也符合双方利益。只是......天津机器局研制的96年式7公厘口径步枪已经开始小批量装备部队,进行最后的适用性试验,一旦通过即可定型,推广各机器局制造列装。以统一口径计,尚需知会德方参照96年式修改88年式步枪设计,以期符合我军即将规划之军械口径。此事,臣力争在半年之内完成。”

“半年?!”光绪不悦追问了一声。

“回皇上话,送样枪到德国,德国修改后送回样枪,来回就耗时近四个月,故而,半年之期并不宽裕。反观鞍山方面,毛瑟枪厂投资一事尚待谈判,即便以最快的度完成谈判、投资、建厂,也要明年六月、七月间才能投产,迁延时日更久。再则,贵胄学堂即便马上开办,培养一名合格初级军官需要两年时间,一个中级军官需要四年时间,从第三军中精选旗员入学,也要半年多的时间才行。皇上,有的事儿,是欲则不达啊。”

理由充分,还很完美,让人找不出岔子来反驳回去。就算光绪恨不得立马就让四万禁卫军成军,可那......现实吗?不是四万京营八旗抽调出来占个队,各人拿一条烧火棍儿就成军了的。

禁卫军,至少得像那日通过**的第三旅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