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后记(1 / 2)



「……………………」



「……………………」



(Postscript Open ??/?? ??:??)



就这样,这是第二集。



我是鎌池和马。



相较于上一集是以信仰心和忠诚心等「无形事物」为主轴进行争斗,这次则是以人命这种显而易见的事物作为故事主轴。



此外,在第一集中,作为主要敌人的是(被认为是)隶属于「政府组织」的艾莎莉雅,所以这一集便试著强推一下戏分较少的「非法集团」。因此,仿生矽胞操兵没什么机会登场。包含这种技术性的差距,希望这样的描写能让三大势力的不同性质更鲜明。不同于艾莎莉雅重视的「贵族血脉」,「非法集团」强调的是「家族的血之羁绊」,希望这种部分的描写也能让读者更能区分「政府组织」和「非法集团」的不同之处。



……如此看来,下一集的敌人应该是来自「自由势力」……吧?



关于鬼故事。过去读过拙作的读者应该知道我并不讨厌这个。只不过,有一点我一直感到很不可思议。鬼故事缺乏合理性很正常,但奇妙的是,为何这类故事总是将被害人描写得很恐怖而非加害人?我从以前就一直无法接受这点。因此,这次表面上是以驱除幽灵为主轴,但我特别留心不让幽灵形象变得很骇人。



当然,虽然类别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有机会的话真想描写不管故事中间如何,最终而言在面对幽灵时,心中涌现的想法不是「恐惧」而是「想帮助」的人物呢。



另外,本回似乎是这个系列第一次明确描写「学校生活」?



关于一旦离开他人视野立刻会被忘却的召唤师究竟怎么度过学校生活这点,我个人也写得十分享受。



同班同学、班级导师、图书委员,以及学生会长……为何学校角色总是如此直接地以「职责」来表现人物形象呢?也许大都是先从这点来衡量距离感,再增添角色的内在吧。



但是,「只描写平凡校园生活也太无趣!」因此我在这一集里就把学校破坏得七零八落了。只不过站在撰写故事者的立场看来,这是一种很大的冒险。即使是挑战过好几个系列的我,这也是第一次让主角亲手将作为和平象徵的学校捣成瓦砾堆。



在这一集当中,城山恭介在战斗中穿破夜间学校的玻璃窗,不惜使用犯规方式拯救原本说来绝对无法得救的少女。相较于第一集,似乎显得更自由奔放了,不知各位读者觉得如何呢?



关于召唤仪式,我其实参考了某个神秘学结社爱用的蔷薇象徵及印符,并基于「如果有种让大量球体在学校或医院中到处反弹来比赛得分的游戏,一定很爽快~~」这种极端直接的意象来设计的。激发手榴弹也是一样,为了想加入「能在墙壁或天花板上奔跑、飞天遁地」的意象而设后计……只不过,其实也是一种为了避免「召唤师被晾在一旁、呆立原地」的不得已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