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7节(1 / 2)





  陈一帆一直想找个机会和陶醉单独相处,但是没能成功,就算第二天去吃火锅也一样。再接下来,他想约陶醉出来就不那么容易了,陶醉总有借口拒绝他。

  七月下旬,高考成绩终于出来了。查成绩那天,陶醉哆嗦着手按着电话号码,手一直抖,按错了两次号码,陶然在一旁急得抓心挠肺:“姐,我来吧。”

  陶醉看一眼妹妹,犹豫一下,闭上眼睛将电话给了陶然。陶然拨通了电话,陶醉睁开一只眼看着妹妹,想从她的表情中看出什么来。陶然听完,按了一下重听键,将话筒放到陶醉耳边:语文:126,数学:118,英语:140,政治:120,历史:123,总分627分。

  陶醉一脸狂喜,然后举着双手跳了起来:“啊!!!!!!”

  第60章 录取

  她那一声尖叫吓得陶然手里的话筒都差点掉了下去, 不过陶然看见姐姐高兴成这样,也很高兴,知道她肯定已经考上了, 她赶紧挂了电话:“姐, 考上了吗?”

  陶醉伸手搂住妹妹大笑:“应该能考上。哈哈, 我从来没有考过这么高的分啊!”常醒说她擅长临场发挥,果然是真的, 对了, 得赶紧给常醒打电话, 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陶醉赶紧拿起话筒给常醒打电话, 常醒此刻人正在广州, 知道今天出成绩,正在等陶醉的电话, 听到这个分数,有种果然不出所料的感觉,陶醉真是临场发挥型选手,他笑着问:“专业分呢?分数线呢?”

  陶醉这才想起来, 自己没听到专业分是多少就没听了,顿时有点哭笑不得:“专业分?我没听完。然然,我英语考了多少分?”

  “不是140吗?”陶然一脸无语地看着姐姐。

  “不是这个,还有一个的。”陶醉说。

  陶然想了想:“好像是一百多少, 我不记得了。要不再打电话查一下。”

  “过百啦?”陶醉不确定地问了一下妹妹,专业考试有听力和口语,都是她第一次考, 所以没办法像做题那样自信。

  常醒在那头笑:“你再打电话去确定一下吧,顺便打电话问问老师分数线是多少,晚点我再打回来。”

  陶醉只好又重新拨了一边查询电话,这回终于听到了专业分,114分,这个分数比她预期的要低不少,她以为起码会有120的,不过去年的专业分数线好像是一百零几分,今年这个分数应该能上了吧。不过也不能确定,分数有点低了。

  陶醉刚刚的喜悦又被不安湮没掉了,赶紧给老师打电话问分数线。杨建国声如洪钟,声音都能听得出喜气来:“考得不错啊,陶醉,超水平发挥了,全校第二,恭喜你。”

  “谢谢老师,我想知道分数线是多少?”

  “今年题目比较难,一本线才530,你成绩过线九十多分了,第一志愿肯定能上。”杨建国语气笃定。

  “那专业线呢?”陶醉继续问,“我报的英语专业。”

  “你等一下,我给你看一下。英语专业一本分数线是98,你考了114,没问题的,绝对能上。”

  杨建国的话给了陶醉一颗定心丸,常醒随后打电话过来了解情况,得知确切的消息后,说:“那就铁定能上了。今年分数线这么低吗?你这个成绩我怀疑报北大都足够了。”

  陶醉并没有什么遗憾,因为她从不觉得自己能上北大:“我已经很知足了,嘻嘻。”

  “也好,知足常乐。我这边的事快办完了,过两天就回来了,到时候给你好好庆祝。”常醒说。

  陶醉喜不自胜:“好!”庆祝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常醒要回来了,这个暑假,常醒就没在家待过几天,他们都没见过几面。

  陶醉挂了电话,又赶紧给孙兰心拨电话过去,问她考得怎么样,孙兰心在电话那头忐忑异常:“我考了507分,比本科线刚多了4分,你说能上第一志愿吗?”

  “可以的,你都是本科了,放心吧!”陶醉安慰好友,不过也仅仅是安慰,因为这种情况要看本省的报考情况,如果其他报考的人比她分数高,她又在计划招生人数之外,落榜的可能性极大。不过常醒也说了,实际录取的人数往往比计划招生的人数要多,所以其实不用那么担心。

  两个好朋友约好一同去学校,陶醉在巷子口跟孙兰心碰了头,问:“你打电话给邹洋了吗?他考得怎么样?”

  “没打。先去学校看看,肯定能打听到。”

  到学校之后,孙兰心停好车就往高三二班跑去,那是邹洋的班级,陶醉在后面喊:“我先去教室等你。”

  上楼的时候,陶醉碰到不少人,有自己的同学,也有不认识但看着面熟的人,三年的校友,就算不认识,也大致能看个脸熟了。同学见了面少不了要问一下成绩,有考得不错的,也有考得不理想的。相对而言,陶醉是考得最好的了。

  她这成绩让原来高一二班的一位老同学惊讶不已,当初陶醉的成绩在班上只能算一般,没想到学了文科能考六百多分,看样子真适合读文科。他成绩比陶醉还稍稍要好一点,读的是理科,这次也才考了550多分,比一本线只高了二十多分。

  一路耽搁,到教室的时候,孙兰心已经回来了,她兴奋难耐:“怎么这么慢!我已经打听到了,他考了670分,全市第一,今年理科一本线才535分,他高了一百三十多,上清华绝对没问题。”

  “他还没来吗?”陶醉问。

  “来了,校长正在和他说话呢,还有报社的记者等着采访他。我没跟他打招呼,一会儿咱俩再过去找他呗。”

  “你胆子怎么这么小了?不太像你啊。”陶醉笑着说。

  “唉,没有底气,哪来的胆量。我要是有你这么高的分数,我肯定会过去问的。”孙兰心说。

  陶醉笑着摇摇头,拉着她进了教室,已经来了不少同学了,有人看见她们,就大声说:“陶醉,恭喜啊,考得这么好!”

  陶醉笑得很开心:“谢谢!你们呢?”

  有人报了分数,有人没说话,想是考得不理想。陶醉去找老师了解班上其他同学的分数,张瑶考了545分,应该能上她的第一志愿,薛蕾考了489分,她上学期去参加了一学期的艺考培训,考完艺考才回来复习,这个成绩加上艺考分数,上大学是绰绰有余了。

  谢玉斌考了538分,他并没有参加艺考,而是报考了本省师大的新闻与传播专业。陶醉本以为他会考播音主持专业的,他觉得自己形象不太好,不太适合台前,打算做幕后。这个成绩上师大应该是够了的。

  比她考得好的那个同学一直以来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原来是高一一班的,成绩本来就很拔尖,因为立志要考复旦的新闻专业,才学了文科,他总分比陶醉多了好几分,差不多也算是如愿以偿了。

  杨建国喜气洋洋,除了少数发挥失常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正常发挥,上一本线的就有十个,这是二中文科近年来考得最好的一届了。

  陆续又有同学过来,大家凑在一块聊天,有人觉得志愿填高了,怕考不上,有人感叹志愿填低了,太浪费了。高考自开考迄今,都是先预估再填报志愿的,误差相当大,导致很多高分考生最后上了普通院校。当然,就算是后来出分填志愿,也还是会有高分低取的情况,但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了。

  陶醉很久以后才知道,她那一年北大在他们省的录取分数线才570分,她的成绩比北大录取分数多了五十多分,也就是说,很多高分考生不敢报考北大,而分数较低的人反而捡了漏。这种报考运气成分很大。而从第二年,也就是2001年起,开始实行先出分再报志愿,北大录取分数线年年攀高,极少再出现低分中彩票的情况了。

  陶醉陪孙兰心去找邹洋的时候,遇到了板着脸的刘媛媛,孙兰心赶紧跑到刘媛媛班上找人打探她的成绩,原来刘媛媛只考了460多分,连专科线都没上。孙兰心幸灾乐祸:“就她那成绩,学文科是最好的出路,偏要跑去学理科,不自量力,这下踢到铁板了,活该!”

  陶醉只是觉得唏嘘,没想到同样的起步,三年高中结束之后,她们的结局会是如此迥异。

  邹洋见到她们喜形于色:“你们考得怎么样?”

  陶醉笑着说:“还行。恭喜你啊,状元!”